“新华书房”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新华日报社联合推出的全媒体阅读品牌,面向全省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广大读者,倡导在书香中滋养心灵、提高修养,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经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严格遴选,2018年第四季度“新华书房”10本好书、10本延伸书目新鲜出炉。10本好书分别是《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国时代》《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国之路》《定力: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规模》《时间的压力》《海绵城市十讲》《生命3.0》,10本延伸书目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通识》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学、历史人文、科普新知等丰富内容,展现精彩思想、集萃新版好书,与读者一道分享。 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与呼吁,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热议与共鸣。聆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足音,世界对中国智慧、中国贡献的赞赏与期待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中国步入世界舞台中心的现实反映和责任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形成并日臻完善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注脚。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同样心系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全人类怀抱的和平与发展愿景深度交融。“人类同住地球村,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融合包容。”基于这一根本认识,我们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同时,始终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世界面临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更加自信地拿出大智慧大担当大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世界前途与人类命运提出历史性、开创性的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在国际场合向世界提出“命运共同体”概念;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这一不断丰富完善的中国方略及其主张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构建以平等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秩序,为国际秩序的革新完善提供了新的话语体系和路径选择,成为应对当今时代“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的人间正道。 知之深则行之必至。“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世界相信,新时代的中国将始终与国际社会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光 明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中国人的目标实际上都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现在,我们进入强起来的时代。所谓强起来,就是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强盛,党要强大,那么如何实现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成为我国强起来的重要理论指导。 《强国时代》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具备以下特点: 周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强国时代》作为科学研究,概括充分,从时代内容、历史方位、民族复兴、发展理念、科学布局、战略安排等多个角度充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体现开放性。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实践出来的经验。 人民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人民情怀,人民观念。同时,强调新时代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体现了人民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性与真理性的统一。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同时,最为关键的是对时代、对实践、对科学技术提出一系列理论,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回应了人民的期待。 时代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脉搏,回答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的普遍认可、积极响应,进一步凸显了全球治理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季正聚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 长篇报告文学《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聚焦全国“时代楷模”“爱国拥军模范”王继才夫妇,全景展现了他们坚守孤岛、为国戍边的事迹,揭示出当代英雄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 开山岛面积0.013平方公里,仅有两个足球场大,位于中国黄海前哨。1986年7月,26岁的王继才受命奔赴该岛,成为第五任“岛主”。秉持英雄情结与赤子情怀,王继才开启了漫长艰辛的守岛生涯,妻子王仕花义无反顾地追随他一同守岛,一守就是32年:升旗、巡岛、写日志、守护航标、维护军事设施……他们每天都过得严肃认真有条不紊。在这个波涛簇拥的孤岛上,粮食不够,他们就捡海螺和牡蛎充饥;淡水不足,他们就想办法收集雨水。1987年7月,王仕花预产期临近时,恰遇强台风无法下岛,王继才只能通过步话机,在他人指导下颤颤巍巍地为妻子接生……种种情形,直追丹尼尔·笛福笔下荒岛求生的鲁滨逊,以及边地牧羊的汉使节苏武。 《海魂》告诉我们:英雄并不遥远,英雄就在身边,所谓寂寞中的坚守,不是空洞的符号和无趣的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行为和行动。 还原守岛岁月,摹写日常悲喜。《海魂》作者刘晶林多次前往开山岛,对王继才夫妇实地采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以质朴、温暖、接地气的笔触,刻画出传主勇敢坚韧笃定的品性,揭示出他们从犹疑到刚毅的心理轨迹,以及艰难岁月中的甜蜜瞬间和诗情画意。 王继才夫妇身上体现出的,不仅是独立个体之魂,更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充分诠释了“中国的脊梁”的内涵和爱国奉献的要义。2018年7月,王继才在守岛时突发疾病离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 一切的岁月静好,皆因有人在负重前行。王继才夫妇是人不是神。最初,他们也有过彷徨与动摇,想过退缩和放弃,然而承诺重逾泰山。自古忠孝难两全。在父亲、母亲、二舅、大哥相继去世的时候,在女儿的婚礼上和儿子的硕士毕业典礼上,王继才均因工作需要未能出岛,唯有隔海相望。一个人内心的强大,需要力量的支撑。王继才夫妇在弹丸小岛上与光荣为伍,与崇高结伴,演绎出感天动地的现代传奇,彰显苏武牧羊式的“一根筋”精神。在当下,无论做什么,这样一种精神,都是最为需要的。张宗刚 用中国智慧丰富经济发展理论 《四十不惑》采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方法,以改革发展逻辑为主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讲述中国经济奇迹,尝试用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丰富经济发展理论。 该书以事实描述和经济学逻辑简述了中国40年的成功发展如何促使人民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并揭示了当前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提出了从依靠人口红利向获得改革红利转变的思路,探讨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向高收入阶段过渡的路径。 作者提出,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经济高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回到以往的高速度上,但可以延缓经济增速下降的速度,从而保证中国平稳成为高收入国家。挖掘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改革。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尚有一些潜力可挖,中国仍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来挖掘潜力。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显示了改革的重要作用。改革可以直接改善生产要素的供给,并提高生产率,最终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只有通过正确的改革措施,才能激发各个领域的发展潜力。例如,户籍制度改革对于激发农村劳动力具有重大意义,金融体制改革对于国家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特别指出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带来两大启示。第一,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拘泥于模式。中国的改革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即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这样一个根本的目标,中国可以借鉴所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却不照搬任何现成的模式,并最终实行了市场经济。第二,意识形态在中国的改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正确的意识形态才能真正让改革向前推进。以扶贫为例,当有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扶贫措施才能产生切实效益。要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的目标,就要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作为指导。钟和 重启“中国增长”的新路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 ”的关键时刻。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减弱,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迫在眉睫。毫无疑问,发展实体经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实体经济的优劣、轻重如何选择?金融等虚拟经济有何不好?各种争论此起彼伏,值得深入研究。 著名投资及金融科技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博士在其新书《新实体经济》中指出,把握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结合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实体经济。 他认为,新实体经济就是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人才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新实体经济不是对实体经济从结构层面的分类,而是指传统实体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升级、转型和发展,两者并不对立,而是递进关系。 新实体经济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第一,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存在对立关系,相反,我们之所以要支持 “互联网+”,就是因为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发展新经济需要研究新的经济规律。 第二,新实体是经济主体之本原意义的回归。这意味着若要推进企业部门的“三去一降一补”,须加速全面推动 “创新大平台”建设,吸引人才,以及打造“创新生态链”。例如,结合产业和行业优势,建设“生态小镇”,通过挖掘小镇自身特质,用“特色”聚集产业,用配套服务涵养产业,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 第三,新实体经济是面向未来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经济业态,运用这些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的高端化、生态化发展。以科技部开展的“两化融合贯标”工作为例,贯标企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就显著提升了研发创新、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 基于此,可以说,新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未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不仅要改造提升传统部门,更要打造新的引擎,促进新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指引下,集中全社会力量,借助政府对创新产业提供的支持,重视科技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只有这样,充满活力、焕发生机的新实体经济才值得期待! 吴倩 走出迷茫呼唤三元文化融合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堪称世界发展的奇迹。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处于这个变革时代的人们往往感到迷茫。本书作者杨百寅教授和他的学生单许昌从文化理念的深层角度,对这些挑战进行探究,即当下如何走出迷茫,我们依靠何种“定力”为民族伟大复兴而坚定前行。 本书从杨百寅教授提出的知识整体理论角度探讨思想观念体系。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及活性知识的互相转化和动态平衡,构成了人类知识螺旋增长的内核,其中,良知作为一种活性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力量。现实中,人们往往重视实践性的感性知识和逻辑性的理性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价值导向性的活性知识激发功能。 市场、政府及道德是经济调节的三个力量。道德力量是超越市场与政府的。市场调节是一只无形的手,政府调节是一只有形的手,道德调节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经既没有市场,也没有政府,但依然存活下来了,而且一直在前进,是什么力量在调节?是道德力量。以良知为核心的知识三元论为经济管理的三种调节方式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 无论处于何种文化群体的人都要面临来自自然、社会和自身三个领域的挑战,因此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种关系。同时,人类的观念与文化体系也是分为三个范畴,既有作为理性知识基本前提的信仰假定范畴,也有反映感性知识的行为意向范畴,同时也有活性的价值导向范畴。 贯穿本书的是作者倡导的三元论。作者指出,人类的行为受到现实、自由及理性三种力量的驱使,因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生发迷茫。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是公正与发展,二者失衡会生发很多悲剧,因此作者建议,我们要运用“中庸之道”的智慧来防止各种极端事件的发生,做到守正、致和与随变;价值观应当是开放、包容和多元的,但主导的价值导向应当清晰和明确。在治理经济方面,应当综合运用道德、政府和市场这三种力量,忽视任何一种力量,经济发展都会遇到重大问题;在治理社会层面,也要综合运用德治、法治和政治这三种治理模式的精华, 并根据实际变化不断调整,以实现动态平衡。 厉以宁 用简单逻辑重塑思维框架 6月,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全球复杂系统研究中心、圣塔菲研究所前所长杰弗里·韦斯特撰写的《规模》上市。该书由中信出版集团策划发行。这本书着力解构复杂世界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用简单逻辑重塑理解世界的思维框架。 世间万物各有特色:或规格大小不同,或组成部分差异……从物理学角度上看,很多事物都是可量化的,通过推导计算便可预测。那么是否也有这么一套“算法”,可以把这个复杂的世界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其发展进程、预测其未来走向、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呢?杰弗里·韦斯特经过多年研究,在反复试验和求证后找到了答案。他把研究后得到的成果称为规模法则,并写成了《规模》这本书。 本书探讨宏观上的社会问题,包括快速城市化、经济增长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等,从城市、公司到个人,在不同格局的演进模式中观其内部结构的规律性和相似性。作者以物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大格局、大视野的思维方式剖析复杂世界。 在作者韦斯特看来,规模法则成为衡量世间万物内在运行的“简单”法则。他在书中谈到:“科学的基础信条之一是我们周遭的世界最终是受普遍原则支配的,生物体、城市或公司等高度复杂系统的规模应该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审视。”而他所提出的规模法则恰恰可以给大众以普遍的理论模式来解决看似完全不同的社会问题。当人们利用规模法则去量化、预测未来世界的发展动向时,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动物、植物的生长规模有限制吗?企业、城市的发展规模有限制吗?城市基础设施按照人口数量直接配比是正确的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在作者看来,规模法则不仅是人们解决问题、预测走向的工具,更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存在于大脑中:使人们从科学的角度概览生命在演变更替中所形成的特点与局限,体验社会在不断变化中复杂的交互模式。规模法则系统阐释了从生命体到城市、从经济体到公司的生长与衰败都离不开其自身规模的制约,并与其规模呈一定比例关系,遵守着统一的公式。这一算法框架不仅为人类思考未知世界提供了难得的简单法则,而且能解答不同生命体的生长极限之谜,优化城市发展架构并找到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从初创到卓越的生长曲线。仲行 与古人共同抵达历史深处 《时间的压力》出自“林语堂散文奖”“钟山文学奖”获得者夏立君之手。2018年8月,《时间的压力》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作者以寻绎之功力,清理之胆识,通过抵达呼应一个个心灵秘境,展开一场场跨越千载的时空对话,旨在于现代人文视野下,以学术质地的文学表达完成对古人及传统的深度解读。屈原的缠绵悱恻,曹操的诡谲苍茫,李白的青春飞扬,司马迁的义气决绝……形神毕肖的一个个古人,时间压力下的存在困境与人性挣扎,在作者笔下一一呈现。 高原荒僻,雾霾万重,依稀在昏黄的天幕下透射出一些古人离去时的身影。有的高洁孤傲,有的横槊当道,有的喃喃自语,有的鲜血淋漓,有的一言不发,有的哀怨幽独。你走在他们的后面,面对着历史的背影,看到了真实的一面,真实让人清醒,但真实更让人痛心。 作者与作为审美客体的古人共同抵达历史深处,却又能清醒地站在历史的魅影之外。文字干净利索,剥皮见骨,时有水落石出之效,读来简捷畅快,而又时时让人警醒,颇费思量。屈原,李斯,商鞅,李陵,司马迁,李白,《时间的压力》书中人物的经历被披露无疑,历史的真相被层层剥开,在巨大的命运面前,几乎人人都是悲剧的主角。“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通过筛选这些名人高士不堪的人间游历,簸扬之中,就把他们从高度神化的云层中抖落下来,还原成为了真正的“人”,而不是继续添加想象予以鎏金彩绘。在这种内心的压力之下,长歌当哭。 这些压力并不来自时间,也并不全部来自历史,这压力其实是源自内心的自觉。读史令人明智,读史的人很多,读出压力来的不多。大秦李斯的悲叹、盛唐李白的哀鸣,都能在书中读到。而司马迁虽然遭受厄运,却著述了一本统治者视为“谤书”的千古名著,得以流传不息,这说明了文化的力量自在世道人心。《时间的压力》,没有按照编年的体例来讲述这些往事,而是赋予了足够的感情来谈论风生,与其说是对历史的感悟,莫若说是对人间的品读。这些有温度的文字,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东夷昊 让“海绵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首先要明白‘小脚治水不可为’,我们需要从理念上进行变革,树立‘大脚’的治水理念。”针对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热潮,在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俞孔坚讲述、牛建宏编著的《海绵城市十讲》一书中发出这样的呼吁。 《海绵城市十讲》一书是根据俞孔坚教授多年来在全国进行的众多海绵城市讲座以及采访报道等内容,由牛建宏整理、总结而成,意在将俞孔坚教授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通俗化,让更多的人理解“什么是海绵城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从而为当前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个简洁、易懂、有用的知识读本和操作手册。全书内容分为“大脚美学和海绵哲学”“与水为友,弹性适应”“充分利用雨水,让土地回归丰产”“最少干预,满足最大需求”“让自然做功,营造最美景观”等十个方面,每讲的内容都以思想解说配以相应的实践案例,全面展现了俞孔坚海绵城市的建设思想。 俞孔坚教授及其北京大学和土人设计团队是全国性海绵城市建设浪潮的引领者,近20年的潜心研究和深入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完成了1000多个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俞孔坚明确了海绵城市理论与方法探讨的边界,指出“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城市形态(即生态型城市),也是一种关于雨、水及雨洪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哲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在《海绵城市十讲》一书中,俞孔坚提出,中国当代城市建设需要倡导一种“大脚”美学,它包括两个关键的战略:第一,用“逆向规划”解放和恢复自然之大脚,改变现有的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模式,建立一套生态基础设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改变原有的机械的思维方式。第二,必须倡导基于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美学——大脚美学,认识到自然是美的,崇尚野草之美、健康的生态过程与格局之美、丰产之美,认识到大脚的美是环保的、健康的、丰产的、生机勃勃的,是一种新时代的美。 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应对了世界性难题,展示了中国特色的生态之道。在书中,他特别指出,海绵城市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但它带来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值得我们为之而努力。因此,要充分考虑生态投入和经济收益的关系,充分认识建设海绵城市,建立众多的海绵系统也可以是“挣钱的买卖”。 林远 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 《生命3.0》这本书英文版一上市就引起了国际性的广泛关注,上线仅一天就登上美国亚马逊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类”书籍排行榜首位,随后更是引爆硅谷。当时,不管是像霍金这样的科学家,还是像马斯克那样的企业家,以及《自然》《科学》这样的顶尖的学术期刊,都非常罕见地同时推荐了这本书。 霍金在推荐语中写道:“无论你是科学家、企业家,还是将军,所有人都应该问问自己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才能提升未来人工智能趋利避害的可能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一次对话。” 这本书的重要之处在于,第一,它不仅简单地讲述了我们通常理解的人工智能的一些领域,还把它上升到了哲学和人类的高度:在未来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状态下,人类应该去做什么样的选择?作者泰格马克是一位宇宙物理学家,《生命3.0》里用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来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第二,现在我们聊人工智能,缺乏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生命3.0》就给了这样一个框架,把生命从1.0、2.0、3.0进行了一个分类。生命1.0,在它的有生之年都无法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和软件:二者皆由它的dna决定,只有进化才能带来改变,而进化则需要许多世代才会发生。相比之下,生命2.0则能够重新设计自身软件的一大部分:人类可以学习复杂的新技能,例如语言、运动和职业技能,并且能够从根本上更新自己的世界观和目标。生命3.0现在在地球上尚不存在,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重新设计自己的软件,还能重新设计自己的硬件,而不用等待许多世代的缓慢进化。书里描述了12种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关系,基本上把人工智能和人之间关系的逻辑理清楚了。 作者泰格马克成立了未来生命研究所,汇集了1000多个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专家,探讨我们如何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确定一些哲学、伦理和道德意义上的标准,像我们熟知的阿基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也一样,是对未来很多科学发展的下一步的框架性指引。 我们现在在探讨人工智能,很多时候是从技术上去探讨,无论是神经网络也好,深度学习也好。但是,这本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宏大的未来。其实,我们在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去考虑它们对我们人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让我们建立什么规则,应该去思考哪些方向。陈晓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