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盐都区和悦读书会在区图书馆举办以盐城杂技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书友们围绕盐城杂技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传承情况、保护措施、文创产品开发等进行研讨。这是盐都区和悦读书会第318期活动。 书友于海根说,盐城杂技产生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历史上,这里八十三华里方圆内所属十八个美丽的村庄,统称为“十八团”,当时,一个自然村庄称为一个“团”。全镇南部有八个“团”,北部有十个“团”,故总称为“十八团”。另有一说,一个“团”就是一个杂技班子,庆丰共有十八个杂技演出班子,故称历史上的庆丰为“十八团”。作为中国杂技艺术的三个半(河北吴桥、山东聊城、江苏建湖十八团,北京天桥为半个)发祥地之一,这里的杂技艺术源远流长,20世纪以来著名的江苏省杂技团、盐城市杂技团等均源于“建湖十八团”,故而这里是全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杂技艺术以其独特的汉族传统文化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书友熊安俊介绍说,解放以前杂技学艺多为以师带徒,还有父传子,子传孙代相传承的世袭制的杂技。有的团大了,人手不够,就会以收养的方式招募徒弟,旧社会有穷苦人家养不起子女的,他们收养,收养回来以后,就立个生死状,就是生死有命,富贵有天,因为杂技学艺很苦,安全也没有保障,基本上就是冬天没有衣服穿,夏天没有蚊帐,睡觉都在船头上。当时的“十八团”是由十八个村子的艺人组成,有的是一家一户或两家、三家组一个团,他们没有固定的练功场所,平时吃饭、睡觉、练功都在船上。为了生计,他们走乡串户,到一个地方船一靠岸,艺人们就在岸上搭一个棚,便开始演出。就这样,他们长年漂泊在水上,居无定处,所以,解放前建湖的艺人们一直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民间流传的几句形容他们生活的俗语十分形象地概括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上台像公子、下台像花子、吃饭像猴子、睡觉像虾子”。 书友智原说,建湖“十八团”作为杂技的故乡,这里的人们对杂技有着最质朴的热爱,那些曾经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杂技班子,那些不曾经历过的旧日的时光,对今天的建湖人来说,都是一笔无比珍贵的财富。由于普及性广,建湖杂技形成了灵活多变、刚柔相济的南派杂技艺术风格。正是由于他们走出建湖,“建湖十八团”才随着艺人们足迹走遍天下,在杂技界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标识。 书友王萍说,谈到杂技就会想到自己小时候经常会看到有马戏团来到街上来表演,当时,人们把有马的杂技班称为“马戏班”或“马戏团”,没有马的叫做“把戏班”。有一次曾经在《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上看过建湖杂技团的表演,作为盐城人我感到很自豪。 接着,杨建、彭文高、孙红灿、王洪忠、姚英海、蔡海、王冗书、仇养东、徐安华、孙亚、邵开莲等多位书友也谈了各自对杂技的认识。他们一致认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十八团杂技具有南派特点如:魔术、顶碗、滚杯)等节目,或变化多端,神奇莫测,使人眼花缭乱;或轻捷柔软,绰约多姿,富高难度动作于轻松之中。艺人们将单纯的技巧赋予生活情趣的演出,再加上色彩鲜明绚丽的服装式样,新颖别致的道具,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使舞台形象形成一个完善的艺术整体。这种力与美、刚与柔的巧妙结合,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值得大力弘扬。 接着书友们兴致勃勃的参观由民间收藏家杨建提供的盐城杂技主题藏品展,讨论决定下周主题为:喜迎十九大共圆盐都梦--盐城老虎鞋主题读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