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各地动态 省直 砥砺奋进 任重道远——江苏古籍保护事业2007年至2017年发展回顾

砥砺奋进 任重道远——江苏古籍保护事业2007年至2017年发展回顾

2017-9-4| 发布者: shujucaiji| 查看: 2072| 评论: 0|来自: 南京图书馆

摘要: 砥砺奋进 任重道远——江苏古籍保护事业2007年至2017年发展回顾全 勤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东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江苏两度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 ...

砥砺奋进 任重道远——江苏古籍保护事业2007年至2017年发展回顾

全 勤

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东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江苏两度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江苏留下了丰厚的文献典籍。一代代藏书家为中华典籍的积累、保存、整理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珍贵的文献典籍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是保存江苏文化、延续江苏文脉的重要文献资源,在江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自2007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江苏古籍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发展,谱写了江苏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江苏古籍存藏特点

从藏书源流看,私家藏书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的重要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代有藏书家5045人,其中,浙江有藏书家1139人,江苏有藏书家998人,江苏占全国总藏书家的19.19%。江苏苏州有藏书家277人,占全国藏书家5.49%。在江苏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许多闻名中外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在当今许多大型图书馆中,仍然能够见到许多藏书家的珍贵典藏。许多著名的藏书家,如盛宣怀、丁福保、赵诒琛等都向图书馆捐赠过大批图书。这些私家藏书扩充了图书馆的馆藏,提高了图书馆的声誉,扩大了图书馆的影响,对近代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江苏省级公共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古籍藏量为160万册,古籍的主体来源于浙江丁氏的“八千卷楼”的完整藏书。此外还有范氏木犀馆、陈群泽存书库、朱希祖郦亭和顾氏过云楼的私家藏书,它们也成为南京图书馆现存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苏州常熟成为中国私家藏书的中心之一,出现了以钱谦益为代表的具有影响力的虞山藏书流派。民国四年(1915),常熟图书馆开始创建,常熟图书馆第一任馆长、铁琴铜剑楼的后人瞿启甲,以及藏书家徐兆玮、张鸿、丁祖荫等,纷纷将家藏图书捐出,常熟图书馆在建立之初,就得到常熟藏书家的大量捐献。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荣德生创办了大公图书馆。1956年,荣氏家族将其创办的大公图书馆的6万余册藏书以及私人珍藏5万余册古籍线装书捐赠给无锡市图书馆,丰富了馆藏乡贤著述和地方资料,成为无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1912年,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了南通图书馆,将自己的8万册藏书捐赠给图书馆,并带动了其他私人捐赠图书5万多册。新中国成立后,南通图书馆又接受了藏书家孙儆的万余册藏书;镇江市图书馆的现存中,有藏书家丁传靖的4000多册珍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藏的珍贵古籍方志,主要来源于藏书家王体仁的2000多种方志图书。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繁荣,为江苏古籍的传承和保护创造了条件。

江苏是全国最早创办公共图书馆的省份之一。光绪三十三年(1907),两江总督端方创建了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意义的江南图书馆。当时,缪荃孙受端方委派,以7万元巨款,购买浙江丁氏“八千卷楼”的全部藏书计60万卷,使之成为江南图书馆的基本馆藏,既充实了江南图书馆的藏书,又保全了“八千卷楼”的完整藏书,避免了“八千卷楼”藏书的散佚。民国以来,江苏各地开始兴办图书馆。上世纪20年代,江苏省内各级图书馆(包括县乡级)达90个,有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苏州)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在经费方面,江苏早期公共图书馆经费包含在教育经费之内,民国十九年(1930)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江苏教育经费占行政支出的20%以上,其中,社会教育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10%以上,比例为当时全国第一。图书馆充足的经费、完备的馆舍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古籍的保存传承提供了保障。

许多藏书家与江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藏书家中,常州的盛宣怀、江阴的缪荃孙、无锡的丁福保等人,都曾经考察过国外的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不少藏书家直接参与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如江南图书馆第一任馆长缪荃孙、坐办陈庆年,南通图书馆的创办人张謇,常熟图书馆第一任馆长瞿启甲等,他们既是图书馆的创办者又是图书馆的管理者,在图书馆藏书的采购访求、目录编制、版本鉴定、书库保存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在江苏近代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9年后,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对流散在社会上的古籍也是尽力接受、征集与收购。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图书馆接受泽存书库普本线装书35万余册、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1万多部线装书;上世纪60年代接受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藏书2万多册;1991年收购苏州顾氏“过云楼”藏书3000余册,其学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仅次于“八千卷楼”珍贵古籍。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南京图书馆通过购买、拍卖等途径,购进了一批珍贵古籍,充实了馆藏。

从古籍藏量看,数量位列全国之首,古籍收藏单位集中。

据普查统计,江苏共有古籍450多万册,分布在156家收藏单位,其中420万册古籍集中收藏在省内21家图书馆、博物馆,其他30万册古籍则零星分布在其他10多家收藏单位。

在全省古籍收藏单位中,古籍藏量在10万册以上的有12家单位。南京图书馆古籍藏量达160万册,在全国名列第三,全省第一;在高校系统中,古籍主要集中收藏在4家大学图书馆,其中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藏量为40万册,苏州大学图书馆15万册,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12.6万册,扬州大学图书馆10万册;公共图书馆中,无锡市图书馆藏30万册古籍,名列全省第三;在博物馆中,全国第三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古籍藏量达18万册。

从区域分布看,南京以及苏南、苏中地区是古籍收藏的主要地区。

从古籍收藏的地区来看,位于省会南京市的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金陵图书馆等多家单位的藏量已经达240万册,占全省藏量53%以上。由于南京图书馆的前身为江南图书馆和国立中央图书馆,故传承了160万册的古籍,占全省藏量的36%和南京地区的67%。苏州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的藏书中心。苏州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常熟图书馆、吴江区图书馆藏量达62.8万册,占全省藏量的14%;扬州地区的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藏量23.2万册,占全省的5.15%;镇江、南通、徐州古籍藏书各占全省藏量的3.5%。

从行业分布看,江苏的公共图书馆是古籍主要收藏单位,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其次。

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江苏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业务建设和社会服务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因此,公共图书馆成为江苏古籍的主要收藏单位,全省公共图书馆藏古籍320万余册,占全省藏量的71%。高校图书馆藏90万余册,占全省藏量的20%;科学院系统图书馆收藏4.4万余册,占全省总藏量的1%。博物馆藏27.5万余册,占全省藏量的6%。

江苏古籍保护事业成绩显著

古籍保护与抢救

摸清古籍家底,夯实业务基础。2012年起,江苏全面开展古籍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对全省境内的古籍收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登记,摸清全省古籍收藏家底,突破了过去从目录到目录,不与馆藏进行核对的传统普查模式。在普查的基础上,出版了各家单位的古籍普查目录,建立全省完整统一的目录体系,全面掌握了全省古籍的数量、分布、保存现状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加大古籍保护力度提供了依据,为建立覆盖全省的古籍保护体系创造了条件。目前全省已有115家单位完成古籍普查任务,古籍书目数据量达19万余条。其中,徐州市图书馆等21家单位目录已经正式出版。到今年底,江苏将完成古籍普查任务,古籍书目数据量有望达到21万条。

建立保护制度,实行分级管理。一是积极推动国家级和省级珍贵名录的评审工作。在国务院已经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2274部珍贵古籍中,江苏省共有1295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南京图书馆524部珍贵古籍入选,分别达到全国总量的10.6%和4.3%。二是开展江苏省级珍贵古籍评审工作,江苏省政府分别在2009年公布了全省第一批珍贵古籍名录(1588部)和全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家)、2010年公布了全省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555部)和全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家)、2012年公布了全省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249部)。目前,《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达2392部。今年5月,第四批全省珍贵古籍名录开始评审,拟定省级珍贵古籍名录414部。预计至今年底,全省珍贵古籍名录将达2706部。

改善存藏条件,加强书库建设。全省古籍收藏单位都不同程度地新建或改建了古籍库房,改善了保管条件,推动了书库的标准化建设。目前,江苏省古籍书库共有110个,总面积达22358万平方米。在国务院先后命名的180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江苏省有21家古籍收藏单位入选,达全国总量的11.67%。在积极组织省内各单位参加全国古籍重点单位评选的同时,江苏省文化厅和省古籍保护中心也开展了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古籍保护单位的评比工作。至今年底,全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将达到22家,全省古籍收藏单位26家。

加快古籍修复,推进原生性保护。全省建立古籍修复室25个,总面积达1655平方米。至2015年底,全省共修复古籍32156册。2016年,南京图书馆对历史文献修复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历史文献修复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在建筑面积、功能布局、设施设备等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准。今年,南京图书馆启动了两部国家一级珍贵古籍的修复工程,以此带动古籍修复水平和修复能力的全面提升,发挥南京图书馆作为国家级修复中心在全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古籍的整理再造与开发利用

加强整理出版和古籍数字化,促进古籍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古籍在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古籍的整理影印出版和数字化工作。至2015年底,全省参与或出版整理影印的古籍达841种,其中多个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在《金陵全书》《无锡文库》《扬州文库》《泰州文库》等政府文化项目的编制中,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文献保障作用。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连续出版了四批《江苏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册》,集中展示江苏省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基本情况。南京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南京图书馆馆藏稀见方志丛刊》获得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全省共完成200多万拍古籍的数字化。南京图书馆完成近1万部古籍的数字化工作。

依托重大文化科研项目,提升研究水平。积极承担省、市重大古籍整理科研项目。2014年,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牵头全省各古籍收藏单位,申报江苏省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江苏经籍志》,获得立项。在该项目的基础上,2016年南京图书馆积极组织全省多家单位,参与重大文化工程“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并承担了“江苏文库·书目篇”编制任务。这些全省性的研究项目,为研究江苏地域文化奠定文献基础,为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古籍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普及古籍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通过举办大型专题展览、系列知识讲座、古籍修复展示等方式,加大对古籍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保护知识,展示保护成果,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如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十一五”古籍保护成果展、册府千华——江苏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过云楼藏书合璧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宣传推广——江苏站活动。南京大学图书馆、苏州图书馆、金陵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等多家单位也举办专题展览,同时配有古籍修复、碑帖传拓等古籍技艺互动体验活动。通过系列宣传活动,彰显了古籍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拓展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

壮大人才队伍,提升综合水平。“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的10年中,江苏省古籍保护从业人员由过去的3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达40人。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是举办在职培训班。省古籍保护中心坚持每年举办两期古籍保护工作培训班,至今,已举办了19期,培训人员达800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编目等方面。二是开展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江苏传习所的师带徒培训模式。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金陵刻经处均设有“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江苏传习所”,成为江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又一重要基地。

加强学历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江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已经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古籍修复专业培养体系;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也向学校提供了专业教师,充实和提高了古籍修复专业的师资力量。2011年至2015年,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金陵科技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培养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生约700人,向国内古籍保护单位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

建立古籍保护志愿者队伍。古籍保护志愿者是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江苏古籍保护志愿者主要来自于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的文献修复专业的大学生。在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的指导下,江苏古籍保护志愿者参与了栖霞寺、宜兴图书馆、淮安市图书馆、江苏省委党校图书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的古籍普查工作,完成了近4万册的古籍普查,在全省古籍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江苏古籍保护志愿活动具有志愿者队伍专业稳定、志愿活动能够持续长期开展,志愿者不仅参加文化系统古籍普查,而且跨系统、跨行业参加古籍普查等特点。

江苏古籍保护事业发展特点

一是强化省中心职能,协调推进全省工作。在古籍保护工作中,充分发挥省中心组织协调、普查、修复、管理监督、研究咨询、培训传播等职能。2009年,江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下发《关于南京图书馆增挂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牌子的批复》,近10年来,省中心积极作为,与全省教育、科研、文博、档案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与影响力,也涌现出一批思想品德优良、业务能力强、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业人才。省中心坚持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年会制度,总结和部署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古籍保护专家委员指导作用,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两次组织专家赴全省重点古籍收藏单位,实地进行检查与指导;为进一步调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者的积极性,2011年和2016年,省中心在全省范围内表彰奖励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于省财政专项古籍保护经费,省中心统一规划管理,合理安排,全部投入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对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积极组织,认真落实。

二是创新工作思维,拓展工作方式。根据江苏古籍保护工作特点,开拓新的工作方式。一是在古籍修复方面,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引进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毕业生,参与南京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增强了南京图书馆作为国家级修复中心的修复力量;二是在古籍普查方面,对于古籍藏量小、业务基础薄弱的单位,省中心采用三方联动机制,通过举办古籍培训班的方式,由省中心、基层单位和志愿者三方联动,有效地帮助相关单位完成普查。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完成了10多家单位的普查工作。

三是整合区域资源,增强人才培养合力。南京是全国唯一培养具有修复专业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地区。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金陵科技学院率先在全国设立大中专、本科学历的古籍修复专业,南京艺术学院也相继设立了本科与研究生学历的相关专业,南京地区形成了较为完整地从中专到研究生学历的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省古籍保护中心根据这一地域优势,与南京艺术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以及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积极合作申报并入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省内院校和古籍收藏单位联合开设古籍编目、版本鉴定、古籍修复方面课程,为古籍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助推长效发展。加强工作机制保障,明确责任分工。一是强化江苏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作用。10年间,已经成立了两届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在扩大古籍保护影响,在全省古籍名录和全省古籍保护单位评审,以及工作督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下成立了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工作委员会,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课题申报、学术年会、学术评奖等活动,增加古籍保护方面的学术研讨,推动全省古籍保护的学术研究。

五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财富,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作为古籍大省,江苏古籍保护事业任重道远。未来,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为江苏古籍保护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