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发布
7月1日,第十三届江苏书展重头戏“中国画传——视觉呈现大运河、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磅礴气势”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携手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组织编撰出版的“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在会上发布。活动由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发布现场。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月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等围绕“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展开对谈。
“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发布现场。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 供图
据了解,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从2020年年初开始酝酿“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大运河画传》《黄河画传》《长城画传》《长征画传》4部画传,《长江画传》不久也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数百幅经典文物和艺术作品,结合中国历史和人物故事,从考古、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对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长江的相关历史知识与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梳理。(记者李婧璇)
五卷本《江苏出版史》填补地方出版史空白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新华书店集团联合主办的“《江苏出版史》(五卷本)新书发布 大家谈”活动7月2日在江苏书展举行。
《江苏出版史》(五卷本)新书发布 大家谈。江苏人民出版社 供图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江苏出版史》是第一部以江苏出版为研究对象的通史性著作。该书以时间为线索,分先秦至宋元、明代、清代、民国、当代五个时期,对江苏的出版活动作了深入、透彻分析。全书注重出版活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深度聚焦有史以来江苏地区的出版活动,描述其主要历程,评述其重大事件,总结其规律,分析出版活动与江苏地区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体现江苏出版史的全貌,凸显江苏出版史的脉络,形成体系化、学理性的认知。
与会嘉宾和学者高度评价《江苏出版史》的学术价值与出版意义。大家一致认为,《江苏出版史》是一部“文献史”,填补了地方出版史的空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江苏出版史》在出版事业推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江涛认为,《江苏出版史》在历史叙事的同时,学术上有创新、有发明。其最大的特色是,以江苏地区出版典型案例的文化样本来进行剖析研究,以此展示中国出版文化的丰富多样性,挖掘江苏地区出版文化的特点及其当代价值。
南京大学教授、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认为,《江苏出版史》全面呈现了江苏出版的成就和水平,揭示了出版与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既为我们展示了江苏这片土地上文化的多彩和出版的魅力,也为推动全国出版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化提供了借鉴。(记者李婧璇 张君成)
报告文学《振兴路上》讲述乡村振兴当代实践
7月1日,聚焦乡村振兴新实践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振兴路上》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亮相。
《振兴路上》新书分享会现场。
《振兴路上》作者、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孟昱,书中主人公、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党委书记李全兴作为分享会的主讲嘉宾,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徐海一起,分享了乡村振兴路上的点点滴滴,共话广袤乡村的沧桑巨变。
《振兴路上》新书分享会现场。江苏人民出版社 供图
《振兴路上》生动记述了山泉村的振兴历程。山泉村近十几年的鲜活实践,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对乡村振兴的最好注解。据了解,《振兴路上》已被列为江苏省作家协会“重大题材文学作品创作工程”、南京艺术基金年度文学图书类资助项目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出版资助项目。(记者李婧璇 见习记者商小舟)
教授携手书法家打造图书《大美长江》
7月1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孙晓云携新书《大美长江》,与该书主编、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共同做客第十三届江苏书展。
展会现场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供图
《大美长江》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大美长江》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精心遴选80多篇长江主题的诗词文赋,切分出既相对独立又彼此渗透的5个单元——《一泻千里,东奔入海》《五湖九派,气象万千》《人文景观,流光溢彩》《江声万里,歌咏千秋》《大哉长江,与天同休》。5辑内容有的侧重长江主流,有的关注长江支流;有的深描人文景观,有的聚焦文学创作;有的描绘长江奇丽景色,有的抒发人生感慨、离人思归之情,内容丰富,诗文优美。在莫砺锋选定文稿的基础上,孙晓云以行草创作完成,将长江之美、文学之美、书法之美融汇于这部赏心悦目的图书中。(记者张君成 见习记者商小舟)
著名作家张新科用“山河小说”的崭新形式实现红色经典的再造《大河》新书首发式在江苏书展举行
7月3日,著名作家、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新科携新作《大河》做客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与中共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丁思英,鲁迅文学奖得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著名评论家、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共话“运河支队”的传奇故事。在场的一百多位读者和观看网络平台直播的五百多万观众共同见证了《大河》新书首发。
《大河》新书首发式发布现场。
《大河》是国内首部以在抗日战争期间立下不朽功勋的“运河支队”为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张新科历时十余年书写的心血之作。运河支队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兄弟部队,抗日战争期间活跃在苏鲁边界、运河两岸,曾受到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盛赞,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与日、伪、顽、匪、特各方势力裹血力战,罗荣桓称这是一支 “能在鬼子头上跳舞的部队”,陈毅盛赞“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然而长期以来,运河支队的故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文学书写,所以没有像铁道游击队那样家喻户晓。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张新科以六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将运河支队尘封于历史的峥嵘往事带到现代读者面前。因此,《大河》又被批评家称作“大运河畔的《铁道游击队》”。
《大河》新书首发式发布现场。译林出版社 供图
在活动现场,张新科向在场读者披露了自己创作《大河》的初心和历程。当年他在徐州高校工作时,曾因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运河支队的后人,他们向他讲述了“爷爷奶奶”们的故事,并表示“特别羡慕铁道游击队的爷爷奶奶们,他们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我们长辈的故事没有人写”。张新科深受感动,为运河支队的默默无闻感到惋惜,并萌发了要挖掘这段湮没于历史的英雄部队革命故事的念头。这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他不间断地拜访运河支队成员后人以收集第一手材料,多次实地走访铜山、贾汪、柳泉、利国、邳县、睢宁、张山子、微山湖、黄邱山套等运河支队战斗过的地方,查询收集了200多篇(部)记载运河支队的书籍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写就《大河》一书,让长久以来鲜为人知的运河支队的英雄往事重归大众视野,同时告慰了长眠地下的运河支队数千英灵。
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代表译林出版社对张新科将《大河》交由译林出版社出版表示感谢。译林出版社近年来既涉足原创文学出版,又加强主题出版,而《大河》正是原创文学出版和主题出版的高度融合。葛庆文表示,愿意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大河》的影视改编等多形态传播,力争让《大河》像《铁道游击队》一样,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文学与出版同行•苏州作家座谈会”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召开
7月1日,“文学与出版同行•苏州作家座谈会”在苏州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活动由苏州市作家协会、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苏州作家座谈会每年在江苏书展期间召开,今年为第四届,活动旨在固化“文学同行”理念,努力促成“创作——出版——传播”全程覆盖的业态。
文学与出版同行•苏州作家座谈会现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供图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佘江涛,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曹炜,苏州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宋清华,江苏省作家协会联络部主任吴正峻,江苏省作家协会干部宋玥以及范小青、王尧、叶弥、小海、朱文颖、李云、林舟、王啸峰、葛芳、尼楠、朱红梅、邓安庆、苏眉、叶迟、朱永贞等十余位苏州作家代表,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社长张在健、副总编辑赵阳、副社长孙茜等,济济一堂,共商文学创作与出版。座谈会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主持。座谈会现场,还举办了凤凰文艺与苏州市作协签署“文学同行计划”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
张在健社长介绍了与往年相比本次座谈会的几点新变化——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规格更高。他表示,在当下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读者阅读习惯不断变化、新生代写作者和跨界写作者层出不穷的业态环境中,作为出版者愈发感受到文学巨大的价值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需要重新梳理和建设。未来我们将从出版工作向上延伸、创新文学的传播方式、拓展文学的多元价值等角度展开工作,创作新的工作机制,形成作家与出版社长期携手共进、互相成就的文学出版新业态。
END
实习编辑:曹立鹏
责任编辑:张 珺
二 审:罗媛媛
终 审:李 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