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江苏的缘分很深,无数相关的题材和要素都在我的作品中出现过。”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马伯庸作客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长安的荔枝》《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一连串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出自马伯庸之笔。
作为专注于历史类小说的创作者,马伯庸在写作的过程中查阅并梳理了许多历书典籍和历史故事,看到了许多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小人物故事。“每一个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他认为,要从“小处”看历史,但不能只看到“小历史”。江河里的每一滴水看起来无足轻重,当千万滴水朝着同一个方向时,它们终将改变历史潮水的走向。
把视角放下,“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才能感觉到历史真正的质感,关注历史中的人性会对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马伯庸分享的第一个故事就是玄奘和父母的故事。从天竺取经归国后,玄奘途经洛阳,特意回到阔别40多年的家乡。“问访亲故,沦丧将尽”,只见到了唯一一个亲人,嫁到瀛洲的亲姐姐。一番泪如雨下后,来到父母坟前,只见坟墓“颓毁殆将灭夷”,玄奘“追惟平昔,情不自宁”。
佛法的核心要素是六根清净,断绝俗缘。如此得道高僧,却在面对父母之时抑制不住悲痛,嚎啕大哭。“看到这段我开始是惊讶,然后是感动”,马伯庸发现,一切内容,都无法泯灭人类最基本的感情。
如果说玄奘代表的是高人身上的“凡人之光”,那展陈于博物馆的砖块便折射了隐于历史大环境下普通人的艰辛坎坷。
2020年,在成都武侯祠 “大三国志展”上展陈的两块铭文砖微妙联结了三国乱世时间线,反映了乱世“因何而起,因何而终”的背后要义。
烧制砖头的工匠有时会把砖头当作树洞,刻下自己的心声,再封存于历史的厚墙之中。多年之后,后人可借此窥探当时之人的心境故事。第一块砖烧制于东汉末年,时间是公元170年,上面写着 “但抟汝属,苍天乃死,当搏”, 反映了东汉末年底层劳动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抗争心态。第二块砖则烧制于公元280年,太康元年三国归晋,姓朱的江乘人高兴地在砖上刻下 “姓朱江乘人居上(描)大岁庚子晋平吴天下太平”。根据推测,这位老人当时至少有60岁了,出生以来的整个人生都经历着三国纷争的战乱。他并不会为自己所在的吴国被灭而痛苦,反而喜悦于“天下太平”。
什么是人民史观?“我们所说的帝王将相这些英雄人物,都是在这些潮流之上,被潮流所推动。”马伯庸说,王侯将相固然重要,但人民群众才决定着历史潮水最终的走向。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燕钰 周永金
编辑: 燕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