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荷风四面——《为荷而来》新书分享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书香苏州馆举办。该书作者、作家、策划人潘文龙,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编审、艺术出版中心主任周晨,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稼句,青年作家、苏州相城区作协主席苏眉参加分享会,以荷为切口,共同探讨江南文化,分享创作心得。
《为荷而来》是一本关于荷文化的文集,由潘文龙和周晨担纲出品,荟聚10多位文化名家、专家学者作品,反映苏州地区的赏荷、绘荷、食荷、咏荷文化,包含相关记载、历史传统、书法绘画、照片图片等与荷花相关的内容,旨在扩大以荷花为代表之一的江南美学文化内涵。
潘文龙首先讲述了做这该书的缘起和初衷,他介绍,提起荷花,人们就会想到夏季,想到江南,荷花是最美的中国意象和江南符号。此书是因荷花雅集而产生的创作灵感,是一次集体创作。做这该书,就是为了宣传江南文化,打造小而美、美而雅、雅而精的江南雅书。随后,他又介绍了书中的几大主要部分和亮点,引导读者更好地阅读该书。
据悉,《为荷而来》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包括《荷风》,介绍苏州的赏荷习俗以及赏荷胜地黄天荡与荷花荡的变迁;《荷影》,侧重展示关于荷的绘画与摄影艺术,配以多幅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意境无限,美不胜收;《荷味》,介绍有关荷的美食,既有历史上的美食记忆,又有如今的江南荷宴;《荷事》,讲述与荷有关的逸闻趣事,意趣满满,蕴含着生活的情致。四大亮点包括一是由中国烹饪大师金洪男担纲,精心创制的一席江南荷宴,精美的图片配上精巧的文字解说,叫人食指大动,迫不及待想去品味这数千年荷味传承的精华;二是用特殊纸张印刷的《莳荷一得·君子吟合编》,全本展示民国时期“吴中培植碗莲的惟一能手”卢彬士先生的莳荷经验,爱荷人士大可学以致用;三是附录部分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几十位文人雅士所作的采莲曲,对热爱古诗词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场精神盛宴;四是当代书法家潘振元的作品《荷塘月色畅游记》,以拉页形式置于书中,详细描述了一场发生在苏州的赏荷雅集——那,也正是该书面世的缘起——将当代文人雅士对荷的喜爱,真情道来。
活动现场,四位嘉宾深入探讨荷文化内涵,分享创作故事。
苏眉以雅集为切入点,讲述了苏州雅文化的特点。她表示,雅集的意义在于能够创造情绪价值和精神价值,创造美,创造一种心灵上的安静,让人回归生命的本真。
王稼句表示,荷花的象征意义最为丰富,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反映了苏式生活的一种精神内涵。
周晨坦言,之所以做这该书,还有一个原因是目前市场上没有此类型的关于荷花的书。他总结了该书的三个关键字:文、杂、新。文,是说该书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杂,是说该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古典风俗,又有荷画、摄影作品、科普文章,等等;新,是说该书有很多原创点,内容新颖,装帧设计同样十分新颖,使用的纸张也很特殊,用了几种不同的纸张印制不同部分的内容。封面的纸张是透明的,可以打开,背面有一组连续图片,可折出荷花。他还讲述了图形诗的巧妙,现场带领读者朋友们读了书中的两首图形诗,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谈到苏州的荷花习俗,潘文龙表示,过去苏州人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视为荷花生日,每到这一天,苏州人一定会倾城而出,观赏荷花,而那时候的赏荷胜地则以苏州城外的黄天荡为最。此外,书中收入了一篇关于荷花的科普文章,让读者对荷花有一个更科学、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