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演化小史:
失去对手,称霸后内斗
“三叠纪中晚期,地球生命史上出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恐龙诞生了,但它们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冯伟民介绍,当时原始的爬行动物如扁肯氏兽和波斯特鳄仍然把持着大局,刚刚出现的恐龙个体都比较小,不超过一米,只能在大型爬行动物的夹缝中生存。三叠纪晚期,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都已分化出不少种类,成为当时爬行动物中种类最为繁多的一个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三叠纪末期发生了一次大灭绝,导致大型的原始爬行动物纷纷退出历史舞台,而恐龙侥幸躲过一劫,走上鼎盛发展的时期。侏罗纪时期,恐龙失去了对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极为繁盛,恐龙家族构成一个强大的食物链条,登上了生态系统的顶点,拉开了恐龙时代的帷幕。
“我们国家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恐龙物种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每年会发现6至7个恐龙的新种类,占据世界第一。”冯伟民提到,我国的侏罗纪恐龙化石种类极为丰富,包括了很多世界著名的恐龙,如亚洲最大的中加马门溪龙、霸王龙的祖先五彩冠龙、具有奇特手指的难逃泥潭龙等。
白垩纪恐龙家族出现高度分化,与此同时,许多恐龙开始“披盔戴甲”,这是什么原因?冯伟民认为,种类的多样化跟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大陆板块分裂导致地理上的隔离和生存环境的多样化。“披盔戴甲”则是因为当时的恐龙家族放眼整个生物界没有对手,内斗变得越来越激烈。白垩纪晚期,世界各地都在上演肉食性恐龙与植食性恐龙大战。
恐龙生存之道:
先天优势加一点运气
恐龙为什么能演化那么长时间,为什么那么强势?冯伟民谈到了三个因素:外在的环境因素、内在的生物学因素,还有运气。“进化有时候非常奇妙,它不一定有固定的方向,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某种偶然的事件,改变之后进化的轨迹。”
恐龙演化了1.6亿年,刚好经历了地球板块分崩离析的过程,板块离散促使恐龙不断迁徙和演化。白垩纪初期,太平洋底暴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烈度最强的岩浆喷发,强烈的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比现在高平均6℃。形成了高温、高二氧化碳、高氧气的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随处可见原始森林,为植食性恐龙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
肉食性恐龙力量很足,像霸王龙这样的巨无霸攻击力恐怖:它们不仅高大威猛,还善于计谋,在狩猎中采取伏击战术。小型肉食性恐龙通常进行群体狩猎,“从化石来看,有的恐龙的智商非常高,有的恐龙视力特别好,往往起到了侦察员的作用。”
植食性恐龙作为被动挨打的对象,则会进行主动防御或被动防御。比如剑龙的尾刺、禽龙的钉状拇指及装甲恐龙的尾锤都可以攻击捕食者,进行自保。另一些植食性恐龙则向着巨型化发展,还形成了周身披盔带甲和铜头铁尾两大类,它通常集体行动,互相依托。
不论是下蛋孵化的生产方式,还是类似鸟类的双重呼吸系统、咬合力等身体构造上的优势,使得恐龙和同时期其他物种相比,生来就不输在起跑线上。“白垩纪晚期,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恐龙类型,就是鸭嘴龙,它的牙齿有2000多枚,当然2000多枚牙齿不是同时在用,它是齿板结构,前面的牙齿损耗完了,后面的牙齿就顶上去。这也让鸭嘴龙可以持续保持它的战斗力。”
此外,成为霸主也需要一点运气。恐龙诞生不久,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再次出现,火山灰铺天盖地,遮挡阳光,植物大量死亡,气候急剧变冷。大量物种没有挺过这次灾难,而少数幸存者,包括恐龙的祖先,抓住了这个机遇。冯伟民引用了一些专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恐龙之所以能够躲过大灭绝,很可能跟身上的羽毛有关系:“根据研究,恐龙整个家族都是有羽毛的,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化石上发现了羽毛。”诸多因素让恐龙最终成为生命进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恐龙演化启示:
人类的前车之鉴
6600万年前,称霸大陆1.6亿多年的恐龙灰飞烟灭了。冯伟民表示:“尽管恐龙的灭绝令人扼腕叹息,但又是值得庆幸的,如果没有白垩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或许就没有今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整个新世界,也就没有我们人类的诞生和辉煌。”
环境恶化,人类的前途将会怎样?恐龙灭绝的前车之辙无疑是我们人类的后车之鉴。
冯伟民认为,人类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地球历史上尽管经历了多次生物大灭绝,但是生物进化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生命是如何演变的,生命的基础在哪里?生命未来如何再进一步演化,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我们探究恐龙生存之道的原因所在。”
来源:现代快报+
记者:姜斯佳 白雁/文 施向辉 顾闻/摄
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