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开幕以来,“方志江苏馆”除了人从众、排长队的江苏十三个设区市文化地标盖章打卡,新江南画派、沛筑、金坛刻纸、手工缠花、宜兴陶艺、烙画技艺等方志文化展演也是精彩纷呈、亮点满满。
7月1日,书展开幕当天,在“方志江苏馆”北舞台区,来自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的樊锡刚带来了经年累积的6幅精品,并现场创作了一幅山水佳作,古琴演奏家于湘莲以曲助兴。
现场展示的6幅作品皆为尺牍小品,方寸之间,烟华满纸,或浅色淡彩或素缟纯墨,或风物清嘉或渔樵耕读,或湖山辽阔或撷取一角,四时江南尽入笔端,风情江南现诸纸上,作品中流溢出空灵之美、秀逸之韵、眷念之情。
樊锡刚在创作中将宣纸、湖笔、徽墨、端砚等文房四宝一一呈现,滴水、研墨、铺纸、起笔、挥墨、敷色、题署、钤印,笔墨轻触、收放开合,一个半小时后一幅《喜渔归》便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旁观看的国画爱好者们直呼过瘾。一位喜好丹青的小朋友表示要当堂拜师,还有几位国画爱好者为求画在现场等待了近2个小时。
而在南舞台区,来自徐州沛县的“中国沛筑第一人”郝敬春之子郝泽华,展演了《渔舟唱晚》《茉莉花》......古音悠悠,声声入耳,并邀请观众体验演奏技艺,别致的演奏方式让在场的读者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筑,作为我国最早的击弦乐器,形似筝,有十三条弦,弦下边有柱。击筑: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朝进入其发展兴盛期。
汉高祖刘邦曾在沛县老家自击筑唱《大风歌》,成为千古绝唱,此后筑亦被称为“沛筑”,但千百年来只见记载、不见实物。
在我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沛县人郝敬春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地恢复研制下,沛筑终得涅槃重生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郝泽华还特意为此次书展,准备了《从沛筑到中华筑——沛县工匠的筑梦之旅》分享给现场观众,他说:“沛筑从方志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今天正在以不同的形态展现给观众,希望更多的人能从典籍中探寻悠美的传统文化”。
7月1日下午,国家级非遗项目金坛刻纸和金坛区非遗项目手工缠花的传承人又带来了金坛刻纸和手工缠花技艺。
金坛刻纸的传承人何雅雯和杨帆在现场精心雕刻大运河常州段和长荡湖景色,并请现场观众参与沉浸式体验,不仅是小朋友,很多现场书友都争相体验,活动现场异常火爆。
一位带孩子在现场体验的家长说,金坛刻纸非常精美,功夫全在刻的过程中,小朋友这一刀一刀的体验不仅培养了耐心,而且锻炼了专注力。更有刻纸爱好者现场请教,当场拜师学艺。
金坛手工缠花技艺师姚海霞和吴娟在现场展示缠花技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赏、体验。现场许多小朋友和书友在亲自操作缠花工艺后都惊叹,这绕线操作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可一点不容易。缠花工艺的关键点在于“缠”,讲究缠功,有一句老话叫“缠花妙不妙,全在手牢靠”。精美缠花的背后凝聚的都是技艺师的匠心和巧思。活动现场还赠送了20份刻纸给爱好者和书友们。
7月2日上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谢强,带着他的“中华文明”大型主题紫砂创新项目来到书展现场。一踏入“方志江苏馆”,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老的紫砂制作工坊。这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紫砂茶具,无一不凝聚着它所代表的时代的文化符号,仿佛在静静地讲述着一个个独特的故事。从古至今,紫砂茶具通过匠心独运的制作工艺,演绎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成为茶文化的代表之一。一位身着传统汉服的少女正在展示紫砂的独特韵律。她手持一壶古朴的紫砂壶,动作娴熟而又优雅。在她的妙手下,壶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穿越时光,让人深感那高古浑朴的汉风气韵。观众们不禁为之倾倒,纷纷拍手叫好、拍照留念。
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将泥料巧妙地贴在紫砂壶上,信手搓泥、攀枝布叶、一气呵成,泥料就瞬间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葡萄枝叶。观众们纷纷惊叹不已,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花园之中。
7月2日下午,宿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烙画“闪现”方志江苏馆,一经展演,便引得众多书友驻足观看。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火笔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艺术家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通过不同的温度烙绘出色调的浓淡和深浅,展现出别具特色的肌理变化。
为了让书友们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烙画的独特之美,宿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颜士昌老师现场作画,椴木烧灼弥漫的香气与书香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之前我看到预告,早早就在期待了。”展演刚开始,书友杨先生就匆匆赶来现场。他也成为本次活动预约赠礼的幸运儿之一,举着“私人订制”的烙画葫芦与颜老师合影留念,终于“追星成功”。作为一名方志“老粉”,杨先生还有一个期待:“我的家乡在苏州,希望新的苏州方志馆早日建成搬迁,恢复开馆,让我们在平时也能与方志相约!”
俞女士来到这里,掏出手机,给我们看她相册里的烙画苏扇。原来她曾是苏州檀香扇厂的职工,工厂转制后,她便开了一家经营苏扇等文创的小店,对如何在竹制的扇骨上烙画,俞女士别有心得。两位艺术家交流烙画的“笔”、“纸”品类,切磋画艺技法,小小书展成了烙画艺术的华山之巅。
“麻烦帮我烙上我的网名!”爷爷拿着葫芦,点开微信,指着头像旁边的“南畇翠湖”,告诉我们说,“翠湖,是因为我住在翠湖边。南畇你知道指什么吗?”
“葑门彭家,听说过没有?草字头下一个‘封’。我是南畇老人彭定求的旁支后人。我外婆姓彭嘛!”老人的语气难掩骄傲。葑门彭家以“祖孙状元”“四代大学士”显赫于整个清朝,在苏州是有名的大户。颜老师手起“铁”落,志书中的文字,便在烙铁下落成老人心中独特的文化印记。
“我是学美术的,让我来试试。”小姐姐决定在方志馆中拜师学艺。她接过电烙铁,准备大显身手,可“铁笔”却难生花,烙铁在木板上频频打滑。颜老师说:“我从八岁开始学烙画。”没有几十年的功力,勾、勒、点、染、擦哪里能够信手拈来,妙笔生花?
接下来,“方志江苏馆”还将推出阜宁面塑、南京金箔、江宁剪纸等方志文化展演,让书友们在了解省情、体味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大美江苏的独特魅力。
江苏文艺广播书展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