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纵览本届书展,传统文化成为显著亮点。精品力作、嘉宾荐书、非遗展演……保有厚重历史,激活年轻语态,传统文化在书展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树立文化自信,传统书目叩问历史
《唐诗三百首》《漫话东坡》《中国哲学通史》《敦煌岁时节令》……步入书展现场,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今年60岁的张先生挑了好几本和历史相关的书,打算回家好好研究。“逛书展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多书都可以买到,‘一站式购齐’。”
江苏凤凰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许骏杨介绍,今年总计带了300多品类书来到现场,大部分是传统文化类的书籍。“《近代大运河史料重编》从整体层面介绍大运河的相关情况,儿童经典诵读系列读本则是向青少年讲传统故事。”
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图书作者也来到现场,分享创作心得。《漫话东坡》作者、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莫砺锋介绍,书带领读者考察东坡的政治功绩、文学业绩、对文房四宝的爱好等人生中的方方面面,表现出东坡多姿多彩的形象。“东坡不仅是朝中大臣、文人学士,还是深情绵邈的丈夫、慈祥可亲的父亲、诚恳坦率的朋友、见到好纸好墨就手痒的书法家。”
由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夏坚勇带来的“宋史三部曲”包括《绍兴十二年》《庆历四年秋》《东京梦寻录》三部,从岳飞被杀、庆历新政、宋真宗东封这些富有意味的历史事件入手,进入历史的横切面。作品叙事时间横跨两宋,铺展成精细幽微的“文学版《清明上河图》”。近几年,以宋朝为历史背景或创作题材的图书、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宋诗、宋词浓墨重彩地进入公众视野。著名评论家汪政认为,“‘宋史热’的出现和当代中国对‘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的弘扬密切相关。”
大运河是宝贵的遗产,建好用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扬州分会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100 问》新书分享会上,作者姜师立介绍,作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既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的重要载体。该书通过一问一答、百科知识集锦的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文化公园这一国家重点文化工程。
开启多样展演,传统文化入耳入心
7月2日上午,一场精妙的宜兴陶瓷技艺展示在方志江苏馆进行。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左健伟介绍,本次书展带来了包括沛县沛筑、金坛刻纸、烙画技艺和泰兴木偶等在内的11项非遗。
作为一个地域历史记录和文化传承为主要任务的单位,省地方志办公室为何会把非遗展演搬到书展现场?对此,左健伟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历史记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只是记在纸张上还不够,还要让非遗历史走出书籍,贴近群众。“这是我们第四年参加江苏书展,第一年还是我们鼓励地方报名非遗展演,今年大家都抢着报名,用展演展示的方式向市民展现丰富灿烂地域文化,也让传统文化更通俗、更生动。”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物质载体,古籍整理出版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书展现场,书香江苏馆一侧排起了长龙。走近一看,孩子们在古籍修复师的带领下体验雕版印刷。他们将白纸盖在雕版上,用蘸了朱墨的刷子在纸上来回移动,很快就能得到一张作品。
据古吴轩出版社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殷文秋介绍,苏州是我国刻书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整个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在雕版印刷体验区,他们展示了 《容斋随笔》《范文正公集》《元诗选》《诗词杂俎》卷一页手工雕版四种,分别取自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古籍。现场还准备了《诗词杂俎》和《朱子家训》两块雕版供读者亲自体验古籍印刷的过程,了解古籍刻印的传统技艺,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在我们苏州有传承古籍的家学传统,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自觉传承古籍文化。”
创新表达,激活传统文化年轻态
50多名模特身着唐装、宋制、明制等各种款式的汉服,伴随着乐师的古风音乐,优雅地走在T台上。7月1日,一项别开生面的汉服古风展演活动亮相书展,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拍照。传统文化的年轻语态被激活,正以可观可感的形态立于观众眼前。据活动策划人兼导演徐书僮介绍,除了展演,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书画展示。苏州书法家王渊清挥毫泼墨,在汉服展演的道具上,呈现李白、白居易诗句,酣畅淋漓,零距离汉服体验,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汉服的魅力。
与时代同频共振,传统文化不仅与年轻人紧密相连、破圈相拥,在书展的舞台上,更是守正创新、开放包容,与世界接轨。
7月2日上午,《丝绸之路(世界语)》首发式在书香江苏馆进行。苏州市世界语协会副会长、图书作者朱利荣分享了该书创作背后的故事。
《丝绸之路》彩绘画卷以时间为轴系统绘画叙事的方式,把从远古时期栽桑养蚕到当今社会提出“新丝绸之路”建设全过程进行串连描绘出来。画卷串连40多部历史文本、涉及80多名重要人物,70多个重大事件,再现了在不同时期中国丝绸之路文明发展和人文经典。在朱利荣看来,该书兼具时代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5000年丝绸之路文明的再演绎,是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该书也获得获国际世界语大会杰出贡献奖等多项国际奖项。
“前人留下来的内容,外国人在研究,我们中国人更应该研究。”在海外汉学与风会变迁——“海外汉学研究新视野丛书”出版谈现场,丛书策划人、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除了依靠我们自身的努力与探索,还应该具有全球的视野。作为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汉学数百年的历史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巨大魅力与影响力,更为我们提供了异域之眼,对我们转换角度、审视自身,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燕钰
编辑: 燕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