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聊写作:我一直坚持的是“人民史观”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wholeTimeFilter(detailData.happen_time)}}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numFilter(detailData.review_count)}}次阅读
马伯庸
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上,人气作家必须得包括历史小说作家马伯庸。还未正式登台开讲,场馆已经挤满了为他而来的读者,小到八九岁,大到七八十,马伯庸一来,江苏书展的“热闹氛围”瞬间被带动了。
从半年前开始,马伯庸开始了一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读者见面会,签售足迹遍布东北、华南、华北等地。巧合的是,江苏书展举办期间,他这一站正好来到江苏。
每到一地,就在社交平台更新“心情日志”,似乎是马伯庸不会改变的习惯。
7月1日这天,连续“赶路”无锡、苏州之后,果不其然,他又在微博发了一条幽默的段子:今天开启特种兵签售,一天三地,在无锡这边刚签完,工作人员说:“马老师,你这场人数创下了我们书店截至目前的活动纪录呀。”我也很兴奋,然后出门看到块展板,才知道这家店昨天正式开业……
现场挤满了为马伯庸而来的读者
书展宣讲活动开始前,马伯庸在休息区接受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访问。谈到创作观,聊到写作的态度,他一改在网络上示人的“鬼才”面貌,开始规规矩矩地配合媒体回答问题。
关于文学创作,马伯庸说,他一直坚持的是“人民史观”,“我一直坚信人民群众才是历史潮流的最主要的动力,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所说的帝王将相这些英雄人物,都是在这些潮流之上,被潮流所推动,真正创造历史的其实是人民群众。”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小人物被湮灭在历史中,留下的记录并不多。
作为历史小说写作的“出圈”作家,马伯庸说,他希望通过想象、通过对史料的研究这些小人物的生平,把他们的呐喊他们的故事,从历史痕迹中“淘”出来,让大家能够看到在过去,他们是如何追逐自己的理想,与自己的命运作斗争,“回过头来思考,我们在这个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微观”历史学的观点,被马伯庸贯彻应用到他的文学创作上。比如说《长安的荔枝》,他用11天时间完成了这本9万字的著作。马伯庸最初的灵感来源是杜牧的诗词“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很多人读到这句,会关注到杨贵妃,关注到杨贵妃爱吃荔枝,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荔枝是怎么运过来的?”
观看马伯庸演讲的小读者
马伯庸属于少数派的后者,当他联想到“荔枝不是自己飞来的,一定是一批又一批人经过千山万水,运过来的”时,《长安的荔枝》主角李善德,这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小人物,就应运而生了。
接受采访时,马伯庸说,历史中的小人物,其实就像李善德一样,他们在历史上寂寂无名,但他们所做的都是具体的事情,“能够把这些资料翻出来,能帮助我们以小观大,当我们了解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生命之后,再回过头看大历史,就能多一层温度,多一层质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图片已经当事人授权拍摄
编辑 : 朱亚萍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