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为期5天的第12届江苏书展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闭幕。本届书展共有400多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8万多种优秀出版物与读者见面,1000多场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在江苏省各分展场举办。
多读书、逛书展,已成为江苏人的生活方式。通过12年来江苏书展的不断引领,江苏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从2013年的82.2%提高到2021年的90.23%。
读者与作家交流的盛会
书展,不仅让更多图书被读者看见,而且是一场读者与作家交流的盛会。通过新书发布会、阅读分享会、名家讲座等活动,读者和众多文坛大家面对面对话交流。
“阅读要像逛街,或能收获心爱之物”,在书展的重点活动“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翻译家许钧、批评家王尧与《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围绕“如何阅读,才能使人的思想深邃起来、精神厚重起来”“个人最深刻的读书经验和体会有哪些”等话题结合自身阅读史和创作思路进行分享。“世上本无路,书读多了,便有了路。个体命运、世界的改变都和读书有着很大关系。”王尧的发言被不少读者誉为今年书展的“金句”之一。
这届书展为突出青少年重点阅读群体,还邀请了王一梅、韩青辰、祁智、徐玲等儿童文学作家参加各类面向“小读者”的阅读推广活动。在“记住乡愁,记住童年”讲座中,王一梅将她“如何把记忆化成文字”的创作心得与小读者们进行了交流,她将创作过程总结为记住景物、记住人物、开拓思维和形成主题四个步骤,最终她才能够把“家、乡愁、成长、温暖和爱、梦想”付诸笔端。
今年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连续第12年参加江苏书展,7月2日上午,孙晓云携《中华匠心》等三本新作如约而至。对她的“铁杆粉丝”来说,“排签售”也已成为了每年逛书展的习惯。孙晓云今年的签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总共售出超过400本书。签售期间,她不得不数次中途休息,放松手臂和肩颈,但在她看来,虽然累,这一切却值得。“大家的欢迎程度和你在现场感受到的气氛,实际上也是在帮助自己不断修正自我、更正方向。我是为这些读者而写,明年,我还要写出让他们满意的字。”
创新与传统碰撞的盛会
此次书展,是拓宽书本界限,创新与传统碰撞的盛会。传统的书籍展馆,让读者在翻动书页、品味墨香中收获感动。而精心设计的特色展馆则令读者在新颖的体验中感受读书之趣。
藏书票展,将书与人的故事烙印在一张张5-10厘米见方的藏书票上;新阅读体验展,让书本有了“声音”,戴上耳机仿若置身苏州平江古巷,耳边响起苏州评弹;《嘉卉》植物科学画艺术展,则以将书中配图实体化的方式,将自然一角镶嵌在书展之中,成了书展的“网红打卡点”。
在书香苏州馆中,读者不仅可以观赏到珍贵书版,还可以亲自体验雕版印刷过程。涂抹油墨,覆上纸张,最后用笔刷抚平纸背,均匀着色,体验者便得到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雕版印刷作品,在这一过程中也对古人的智慧和巧思有了生动而深刻的理解。各大展馆各具特色的活动让读者流连忘返,带着女儿一起来书展的王女士感慨道:“本来以为孩子没有慢慢逛的耐心,没想到最后反而是她拉着我让我晚点再回家。”“今年逛展花的时间更多了”成了本届书展读者们的共同感受。
丰富的活动、多元的形式,使得书展的魅力不仅仅再限于纸页之间,而是以书为原点,将文化的韵味向外延伸,衍生出了别样的阅读旅程。
云端和现场融合的盛会
这届书展,是实现技术助力,云端和现场融合的盛会。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为让无法来到现场的读者也感受到书展的魅力,本届书展在前两年成功举办线上书展的基础上,借力5G技术,成功走入“云端”:书展组织开展了全媒体直播活动,在江苏书展APP和凤凰新华网站设立网上分展场进行在线直播,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直播中重点推送“百家优秀出版社社长总编云荐书”、“我们云上见”等活动,让读者在屏幕另一端“云逛展、云阅读、云购书、云互动”。截至7月6日晚,云书展的相关阅读量超 1.5 亿人次。
主展馆专门为“云书展”设置了现场直播间。从2日开幕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8小时不间断直播。直播分为“献礼二十大”“云逛展”“重头戏”“云会面”“开讲啦”“大咖说”“云购书”“分展场”8个板块,最大程度方便读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
因疫情原因临时取消来书展行程的小吴,在家中通过手机观看了自己最喜爱作家鲁敏的线上讲座。“明明隔了好几座城市之远,但直播却又把我们的距离无限拉近。”书展持续期间,小吴每天都花上一个小时进行“云逛展”,线上领到的优惠券线上用,足不出户,书就能送到家门了。
据悉,本届江苏书展主分展场总销售15536万元,同比增加6273万元,增幅67.7%。其中,苏州主展场现场零售627万元,全省各地实体书店分展场4655万元,线上分展场6338万元,馆配、团购等3916万元。这些数据共同反映出本届书展的圆满落幕,也标志着建设“书香江苏”的浩大工程又往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雁 通讯员 裴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