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嘉卉,芳华修远。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上,一场名为“自然而生——《嘉卉》植物科学画艺术展”,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什么是植物科学画?中国的植物科学画史又是如何发展的?植物科学画画师是如何进行创作的?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中国第三代植物科学画画师曾孝濂,揭秘这项鲜为人知的职业。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约有3万种高等植物。中国自古就有探究和利用植物的传统,古人为直观地识别植物,便依形画物,逐渐产生植物绘画,《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著作便是我国早期的植物绘画范本。尽管有了相关书籍,但真正意义上的植物科学画,是近代西方“植物分类学”传入中国后才出现,由此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代植物科学画画师。
“准确地说,植物科学画是植物科学研究专著中的插图,以植物为创作主体的一种绘画形式。创作过程包括标本采集、制作,标本文字描述,标本绘画一系列过程。”曾孝濂介绍,植物科学画区别于主流美术的表达,要求画家精准地表达植物体的形态,而并非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线和点是组成植物科学画最主要的语言,通过点画的大小、疏密,线条的粗细、转折,勾勒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的形象。
从黑白铜版画到彩色水彩画,从用钢笔绘图到用毛笔白描……现在的中国植物科学画,虽借鉴西方现代植物学的方法,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创作实践的双重影响下,已然发展成具有“中国风”的植物科学画。
深受英国古典水彩画风影响的曾孝濂,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用毛笔创作。“中国传统白描勾勒的线条,有抑扬顿挫,有轻重缓急,非常适合植物绘画的创作。”曾孝濂认为,植物科学画在传承发展中应该有属于中国的特色,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新体会,学会运用新技法。
过去,因植物科学画的专业性,通常是被科研人员当作科学著作的辅助资料,阅读人群相对固定。所以近百年来,植物科学画画师一直默默无闻,在科学著作背后深藏功与名。2004年,持续了45年的《中国植物志》编写完成,成为当时世界少有的大型著作之一。鸿篇巨制完成之后,整个植物科学画界却不得不面临巨大的人才储备难题。
“我们当时有160多位同事一起参与《中国植物志》的绘画工作,现在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世了。”曾孝濂说,参与编写工作的第三代植物科学画画师如今普遍年纪在80岁左右,逐渐老去的同时,他开始想办法复兴这门小众职业。
退休以后,曾孝濂办个展、出专著,决定让植物科学画走出科研院所,让更多人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我们没有门派,没有宗师,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如果能让更多人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我很高兴。” 在曾孝濂的积极影响下,中国的植物科学画有了更多的观众。不少年轻的画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也有人从一个爱好者变为实践者。这个曾经被边缘化的画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今年8月,位于昆明的曾孝濂美术馆将举办一个全国生物艺术画展,届时,国内的大部分植物科学画画师将会齐聚一堂。“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的任务也不一样了。现在我们的责任就是用这种带有大自然生命气息的作品,去呼唤大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曾孝濂希望,将来,中国的植物科学画能在这群特殊“园丁”的耕耘下,为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展示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书展报道组
编辑: 任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