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携新作《金色河流》做客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与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毕飞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何平,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资深媒体人蒯乐昊,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围绕新书创作展开对谈。几位嘉宾年龄跨度较大,从50后到泛80后;身份也不一而足,从社会学家、评论家再到作家、艺术家,但置身同一条时间长河,他们的眼光却从未离开过这个纷纭时代。 自1978年始,改革开放已过去四十余年,物质的丰盈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所有人切身体会最为深刻的一个变化,但在文学书写中,聚焦于物质变化的小说并不多。《金色河流》聚焦于有总(穆有衡)生命的最后两年,借他的目光回望人生,描绘80年代以来中国百姓的奋斗史、财富史与心灵嬗变史。小说以大历史格局穿透个人的生活史,详细铺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军人转业、职工下岗、下海经商、特区成立、市场大潮、企业慈善、结对扶贫、昆曲重生等时代关键词,细致讲述一个关于道德、财富与时代共融的故事。 活动现场 书写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创业者 之前的很多访谈中,鲁敏都曾提及自己写作《金色河流》的缘起:二十多年前,鲁敏在邮局做企宣,摘录剪藏报章上与邮政行业相关的各类资料是她日常的工作内容之一。报纸上那些以小道消息口气讲述财富江湖恩怨情仇的内容,就这样进入她的视线并在脑海中蛰伏下来。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鲁敏 在为《金色河流》做准备工作时,鲁敏制作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大事检索,她在其中发现了许多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事件:“双休”的施行、高速公路的建设、结对助学活动等,其中让鲁敏最为感同身受也最为印象深刻是当时弥漫在社会中的奋发向上的劲头。 鲁敏是70年代生人,曾在南京师范大学上过夜校,“我就有一种感受,在那个时候,晚上去上课或者学习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我还记得大教室里面有很多人在上课,有身上带着消毒水味道的护士,有带着账簿的出纳员,还有衣服上带有编号的工人。”鲁敏回忆起当时课堂上弥漫着一种浓烈的时代上升的氛围,“努力就是生活的正义。你只要好好努力,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工作、人际乃至自己的命运。” 鲁敏说,她之所以会书写穆有衡这样一个草根创业者的形象,就是觉得在当时社会氛围中的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有书写的价值。“我们平常谈到努力和奋斗,通常会比较关注与文化有关的人,比如昆剧表演艺术家和学者,但创业者的努力没有那么多的文学呈现。在那个年代的气氛中,不管你是挣钱、创业、打工、上学,其实都在积极向上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金色河流”是财富流动之河 中国作协副主席 毕飞宇 毕飞宇首先表达了对鲁敏新作出版的祝贺,在他看来,鲁敏已经到了一个作家能够写出自己最好且最具有代表性作品的阶段,因此《金色河流》是一部值得读者期待的小说。读完《金色河流》,他为小说概括了这样一个主题:这本书写了一堆人面对一堆钱的事情,直面了金钱的走向问题,“由一堆人面对一堆钱的事情,引发了金钱到底是由个体走向公共还是由公共走向个体的思考,并联动了许多派生的问题。我相信《金色河流》直面的事情和问题在这个时代是无法避免的,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周晓虹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30周年,作为中国重要的社会学者,周晓虹原本计划在今年完成关于30位知识分子“下海”口述史项目,从这个角度来说,周晓虹和鲁敏都在以不同方式书写同一个命题,但因为疫情和政策等因素,口述史项目不得不搁置。周晓虹坦言,自己非常羡慕小说家能够坐在家中通过虚构完成自己的创作,而社会学家则必须基于田野调查才能发表观点。 在周晓虹看来,《金色河流》在呈现改革开放后财富河流奔腾的同时,书写了时代进程中的三种矛盾关系:穷与富之间、代际之间、男女之间。“金钱的河流有这么几个走向。第一个走向是逐渐集中到资本家手中的过程;第二个走向是如何从第一代传到第二代的手上,这是代际之间的问题。”鲁敏在小说中塑造了这样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因阿斯伯格综合征而失去社会交往能力的男性角色穆沧,另一个是野蛮强势的女性角色河山。周晓虹分别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给出了“生理性的去势”和“社会性的雄起”的定义,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对男女角色人物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男性和女性角色身份的变迁以及性别思潮的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何平 改革开放同代人的真实写照 除以穆总为代表的草根创业者的形象之外,鲁敏在书中还塑造了另外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坚守昆曲传承与创新的表演艺术家木良和依附于穆有衡生活的“门客”、前记者谢老师。巧合的是,出席分享会的嘉宾中,也有两位有着相似的职业身份。 昆剧表演艺术家 柯军 “我就是木良,木良就是我。”在分享会上,柯军坦率承认自己就是《金色河流》中木良这一人物的原型。柯军和木良,他们都是昆剧表演艺术家,都是《夜奔》剧目中的林冲,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着相同的昆曲的精神。柯军回忆起自己做替身演员,从几十米的高楼上跳下和拍被打夜戏的日子,尽管如此,他仍旧坚持着昆曲。“那个时候,我们这一群人是没人要、没人爱、没人看的,但没人看不要紧,我们还在那坚持着。所以书中写到了,观众看昆曲看睡觉了,我就说看昆曲睡着了也不要紧,睡着了也是和文化遗产睡在一起。”柯军表达了他对鲁敏的感谢,“能够以我为原型写到小说中去,让更多读者能感受到从事昆曲艺术是高尚的。” 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 蒯乐昊 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则表示,她自己与小说中那个“不是特别招人待见的前记者”并没有太多共情,但也确实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同行的身影。“他们可能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有一定的才华又不太多,有婆婆妈妈的良善和没有死透的理想主义。也确实有一些前新闻工作者离开他们的行业,去企业里面或者给商人当门客。所以其实谢老师这个角色我个人是蛮有感触的。”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 袁楠 分享会的最后,作为《金色河流》的策划之一,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也谈及了她个人的阅读感受。在她看来,鲁敏跳出了当代文学书写对象和场景的舒适区,在乡土题材和知识分子人物之外,挑战了一个新的文学人物和新的文学议题,不管是从社会实践、时代精神还是文化光芒的角度书写改革开放四十年都是有意义的,“‘金色河流’是财富的河流,也是传统文化的河流,它是一条人心向善、上善若水的一种河流,它更是一条复杂的开阔的河流。金色代表财富,代表一种金贵的感情,代表流金岁月,也代表人们披沙沥金的奋斗的过程。” (图片由出版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