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各地动态 南京 江苏南京:从《阅江楼记》到阅江楼,为何隔了600多年岁月

江苏南京:从《阅江楼记》到阅江楼,为何隔了600多年岁月

2022-6-20| 发布者: shiyun| 查看: 2562| 评论: 0|原作者: 邢虹 朱彦|来自: 学习强国

摘要: “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风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写了《阅江楼记》,下旨开建阅江楼,但又迅速“叫停”。直至2001年,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成为长江南京段最为耀眼的文化地 ...
  “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风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600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写了《阅江楼记》,下旨开建阅江楼,但又迅速“叫停”。直至2001年,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成为长江南京段最为耀眼的文化地标之一,结束了600多年“有记无楼”的历史。近日,鼓楼区图书馆品牌活动——“遇见鼓楼”文化行走系列活动走入阅江楼风景区,记者与参加活动的鼓楼区图书馆读者以及“悦的读书会”会员,一起登楼远眺。
  “遇见鼓楼”文化行走系列活动主要着眼点在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游”上,充分利用辖区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打破空间界限,主动走出馆舍,由专家学者带领读者实景行走,同时配合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或是聆听文化讲座,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实现以旅游的形式来为文化服务。明太祖追忆“应天大捷”写下《阅江楼记》;郑和在此扬帆起航;李时珍在狮子山采药,成就了《本草纲目》……这一次的文化行走活动,参与者阅江阅城阅金陵,看山看水看古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遇见鼓楼”文化行走系列活动走入阅江楼风景区。鼓楼区图书馆供图

  狮子山见证“应天大捷” 朱元璋写下《阅江楼记》
  在南京长江大桥南桥头堡西侧,有一座狮子山。“狮岭雄观”是南京古四十八景之一,阅江楼就位于狮子山巅。记者跟随“遇见鼓楼”文化行走系列活动团队,从狮子山东南的入口登山,一眼见到了著名书法家沈鹏所写“狮子山”三个大字,每个字1平方米大小,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常国武撰、著名书法家启功写的楹联:“已见河清海晏 犹闻狮吼龙吟”。登楼远眺,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至此滚滚东去。
  狮子山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山上为什么要建阅江楼?这段历史,得从明太祖朱元璋讲起。南京古都学会名誉会长俞明所著《文化与城市》中,详述了阅江楼的来龙去脉。
  朱元璋是一位“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他生于安徽凤阳,在当地的“皇觉寺”当过和尚,做过流浪汉。元至正十二年(1352),他在附近的濠州(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参军不久,因屡建战功,被郭子兴看中,郭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姑娘许配给朱元璋,并委任朱元璋掌管军中要职。此后,朱元璋率兵先后打下定远、滁州,并于元至正十六年打下了集庆(又名应天,今南京)。
  4年后,元至正二十年,自立为汉王的另一支农民武装陈友谅集团率兵约40万顺江而下,欲攻应天,而当时朱元璋在应天城内城外的兵力,只有七八万人。在这群雄逐鹿、成王败寇的关键时刻,朱元璋听取了刘基等谋士和将领的建议,定下了在卢龙山(今狮子山)一带设伏御敌的重大方案。这一场以少胜多的“应天大捷”,使陈友谅的40万人马溃不成军。朱元璋乘胜追击,夺取了安庆、九江等城池,最后在鄱阳湖全歼陈军主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所以,在“应天大捷”战场上,卢龙山作为前敌指挥部,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六七年后,天下甫定,百业待兴。这时他念念不忘的就是城北的卢龙山了。他看到诸山环列,就根据各座山的形状,分别命名为狮山、虎山、象山,取“猛兽环列,拱卫京师”之意。此后,他又亲自执笔,写下一千多字的《阅江楼记》。文中追忆了“应天大捷”的过程和狮子山当年发挥的作用,并写道:“观此之山,岂泛然哉。乃于洪武七年甲寅春,命工因山为台,构楼以覆山首,名曰阅江楼。”
  朱元璋的这篇《阅江楼记》里,还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定都南京。他写道:“朕生淮右,立业江左,何固执于父母之邦。以古人都中原,会万国,尝云道里适均,以今观之,非也。大概偏北而不居中,每劳民而不息……(南京)西南有疆七千余里,东北亦然;西北五千之上,东南亦如之;北际沙漠,与南相符,岂不道里之均?万邦之责,皆下水而趋朝,公私不乏,利益大矣。”俞明解释说,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当时定都南京,是下定了决心的,因为这里地理位置适中,“道里之均,利益大矣”。

  明朝为什么没建阅江楼? 天象有异财力不足
  朱元璋自己写了篇《阅江楼记》,提出建阅江楼。文章有了,楼名定了,他意犹未尽,索性命令手下文臣,每人写一篇命题作文《阅江楼记》。一时间不少人为此冥思苦索,着笔成文。当时“交卷”的同题文章有数十篇之多,但写得较好的要数大学士宋濂的那篇五百多字的《阅江楼记》。所以,在见诸文字,流传有序的文史典籍中,共有两篇《阅江楼记》,相映成趣,不失为文史资料中一则佳话。
  有了如此著名的“楼记”,阅江楼建成了吗?有一些学者认为,阅江楼或许真的有过,至少建过一座很小的楼。他们的依据是明代嘉靖年间,文臣吕楠曾写有《游卢龙山记略》,其中有“至翠微已三憩,乃至岩巅磨盘平,即阅江楼旧址也。”还有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写过一首诗,诗名就叫《登阅江楼》:“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但俞明表示,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旧址”“楼荒”“登楼”等说法,皆为文学性的虚拟。实际上,朱元璋最终也没有建阅江楼。
  没有建楼的原因之一是“天象有异”。按照朱元璋在另一篇文章中所写,“今年欲役囚者建阅江楼于狮子山”(朱元璋《又阅江楼记(并序)》,原载于《明太祖实录》),当时已经安排了一批工匠和服刑罪犯来到山顶,平整了土石,打算“进场开工”了。但是,“抵期而上天垂象,责朕以不急。即日惶恐,乃罢其工”。这就是说,正要择吉开工之时,天上的星辰月亮出现异常(据查当时发生了“五日朔”),连续几天看不到星月。朱元璋当过和尚,有点迷信天象,请大臣和术士来琢磨切磋,也都觉得此兆不祥,不宜动土。于是朱元璋写了一篇《又阅江楼记(并序)》,宣布不建楼了。他在文中假借大臣的劝谏说:“夫宫室之广,台榭之兴,不急之务;土木之工,圣君之所不为。皇上拨乱反正,新造之国,为民父母,协和万邦,使愚夫愚妇无有谤者,实臣之愿也。臣虽违命,文不记楼,安得不拜手稽首,以歌陛下纳忠款而敛兴造,息元元于市乡。”
  原因之二则是“惜其费财”。洪武年间,朱元璋大兴土木,仅南京城墙,就修了二三十年。民间传说因财力不足,城墙靠“首富”沈万三来捐资助建。同时,朱元璋在老家兴建中都凤阳,最后也因财力缺口太大而成了“烂尾”工程。“朱元璋之后,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执政仅4年,忙于抵抗其叔父朱棣发动的‘清君侧’战争,哪有心思建阅江楼呢?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打跑了自己的侄儿,夺来了皇位。他想到自己曾长期驻守幽燕之地,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还是回到燕北老根据地为好。朱棣用20年左右的时间,建造了北京故宫,并于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首都这样一搬迁,朱棣不可能在南京开建阅江楼,朱棣之后的明代12个皇帝长年在北京当政,更不可能到南京来建阅江楼了。”俞明说。
  于是,阅江楼开工建造楼基刚一个月就停工了,这一停就停了600多年。

  结束“有记无楼”历史 600年后还原“彤扉彩盈”
  600多年“有记无楼”,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俞明一直有个愿望——兴建阅江楼。
  1995年,俞明当选南京市下关区代区长,开始深入了解狮子山的有关文史资料,着手筹备兴建阅江楼。经过多方论证、多番努力,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阅江楼工程自1998年正式开工,2001年正式竣工。
  阅江楼的建成,带动了狮子山周边地区的全面规划调整与老城改造。山西侧的天妃宫、静海寺经扩建已与阅江楼、仪凤门连成一片,加上南侧的挹江门、绣球公园、小桃园,形成了一个南北长达2千米,东西宽500米的绿化旅游地带,充分体现出南京“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特色。
  阅江楼是先有记,后建楼。那么身处21世纪的现代人又是如何还原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描述的“彤扉彩盈”“飞甍凌空”的?据此次“遇见鼓楼”文化行走活动的“行走老师”顾问介绍,阅江楼平面造型为“L”型,形成犄角,两面可观江,是严格按照当时皇家的建筑制式和规格建造的。阅江楼的主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共7层,楼高51米,山高77.5米,总高128.5米。歇山顶依次递降,犬牙交错,高低起伏,形成优美的轮廓线。屋面铺装黄色琉璃瓦,檐下斗拱多为九彩拱、七彩拱,彩图极富明代特色。周围回廊有600多只神态各异的小石狮。周边依托自然山势,由下而上设三层平台,铺筑花岗岩台阶连接三层平台。在阅江楼外还建造了照壁、牌坊、亭阁、山门、长廊、碑亭等形成组景,与主楼构成景点轮廓线,使阅江楼更加雄伟、壮观。
  阅江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斗拱、椽、屋基层等构件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有大小斗拱800余只。门窗全部采用木结构,按明代宫廷建筑风格制作,做工精细。楼层为双层木地板,檐廊及地下一层用磨砖铺贴。地面、回廊及平台栏板均采用花岗岩。斗拱青绿叠晕,月梁微紫锦纹,色彩典雅绚丽。体现了朱元璋在《阅江楼记》中形容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而入雾,朱帘风飞而霞卷,彤扉开而彩盈”。也就是碧绿的瓦片,红色的廊柱,飞挑的檐子凌空插入了云霄,红帘被风吹起而卷入霞光之中,打开红彤彤的窗扉,满眼都是流光溢彩。

  郑和晚年住在狮子山下  李时珍来此采过药材
  一座阅江楼,讲述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在阅江楼的中层正厅,竖有高12.8米、宽8米的全国最大景德镇瓷画《郑和下西洋》,画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具有丰富内涵,现已成为诠释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关系的实物教材。
  长江不仅是大自然赋予南京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通江达海的便利,使得明代航海家郑和选择下关龙江作为七下西洋造船和出航的基地。如今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但见浩瀚的大江滚滚东去,一览无余,仿佛郑和下西洋以来几百年烟雨尽收眼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时珍竟然也曾在阅江楼所在的狮子山采过药材。李时珍是蕲州人,生于医生世家,他用27年时间,数易其稿于万历六年(1578)撰成《本草纲目》,在南京首次出版。《本草纲目》总计190余万字,分16部、62类、52卷。收入药物1892种,药方1006个,插图110幅,在世界药物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晚年的李时珍仍不断地对《本草纲目》进行修改。郑和晚年住在狮子山下,那里还保存着郑和种的一些外国花木。李时珍在此听到、看到了许多关于外国药物的知识,并在《本草纲目》中增设了“夷果”“香药”两个篇章,分别搜集了海外的药材名30多种,其中包括三七芦、胡椒、荜拨、乳香、没药、白豆等等。修改完毕后,《本草纲目》在南京印刷发行。
  听着“行走老师”的讲述,游览着阅江楼,参与者们有了更多的感悟。一位来自莫愁新寓小学二年级的同学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中国古代建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也非常感兴趣,感觉走进这些名胜古迹,更能读懂历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