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得主陈应松一直以充满神秘和魔幻的神农架系列小说蜚声文坛,近日,陈应松推出转型之作《天露湾》,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时代背景,抒写了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巨大变革历程。 5月 25 日下午,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文学院院长陈应松携新作来到南京西善桥街道初见之旅共同体参加 "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 " 活动,与江苏理工学院教授、青年评论家李徽昭围绕新作创作过程以及乡土文学发展进行对谈。 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文学院院长陈应松 书写江汉平原上的农业奇迹 陈应松的家乡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地处江汉平原,虽然农耕文明发达,但长江以南一直被视为不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有几个农民尝试种葡萄并获得成功,成为了奇迹。如今公安县已经成为国家授予江南葡萄第一县,每当夏天,田野上果实累累,万紫千红,葡萄大棚一望无边。这让陈应松着迷和感动,也成为他近期推出的长篇小说《天露湾》的灵感源泉。 在《天露湾》中,有一个荆州长江南岸天露湖边天露湾村。村支书洪家胜父子和乡村能人金满仓父女两家人两辈人,经过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江南地区种植葡萄的奇迹。陈应松以作家特有的敏锐,关注着江汉平原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历程,围绕家乡葡萄产业的奇迹与神话,怀着对家乡、对土地、对农业的情怀,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天露湾》。 陈应松说,他是在神农架的家中完成了新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得以逃离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的影响,因而这部作品也一扫之前留给读者的阴郁印象。" 作家需要有个人的辨识度,在文坛中有自己符号,同时,也要有几套笔法,各种题材都能够进行创作,并且要能够得到认可。 《天露湾》 乡村终究是我们的精神归宿 在陈应松曾经的书写中,生活于高寒山区的农民常常以愚昧的面目出现,过着相对原始的生活,但在为新作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陈应松对当下的农业生产以及江汉平原的农民有了新的认识。" 这一二十年以来,农村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锄头、镰刀和耕牛,在许多田地里已不再是农民必备的生产工具,包括插秧割谷,都被机械取而代之。有知识的新时代农民崭露锋芒,以科学的方法操作农业机械、掌握各种栽培技术等。可以说,每一颗葡萄都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结晶。 我开始思考农民对这个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过去总是说农民是愚昧落后的,但在我的家乡,葡萄成了规模巨大的农业产业,恰恰说明如今的农民不仅不愚昧落后,而且比我们想象得更加聪明和先进。时代以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速度在进步着。 这样的转变也引发了陈应松对乡土文学的思考," 过去有一些作家对农民是瞧不起的,认为农民是落后的、保守的等等。也有一些评论家认为农村正在衰败,农村题材已经过时,不能代表文学书写的方向。" 对此,陈应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随着对生态的重视,对乡愁的再发现,我越来越感觉到乡村才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新农村已经不是那些待在城市、待在书房里写作的作家想象的乡村。现在的乡村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事实上已经成为我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归宿的乡村。" 陈应松说。 分享会现场 读书和写作,多么好的事情! 分享会的最后,陈应松颇有感触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诫在场的年轻人要坚持读书和写作。" 如果不写作,我现在很有可能就是街上的一个混混,又或者做个小生意,趿着一双拖鞋,脖子上挂一个不知真假的金链子。" 正是因为在当知青时曾发表过诗歌,陈应松得以在 1985 年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深造,并开始小说写作生涯。 读书和写作,多么好的事情!如果你热爱写作、热爱读书,那么你不就会被命运遗弃,不会被大家嫌弃。" 在陈应松看来,坚持读书和写作,对当下的年轻人而言,首先能够让他们安放自己的内心、避免社会的诱惑和伤害;其次,能够让他们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一个‘多余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与现实对话的可能,当他觉得自己没有用的时候,就会妄自菲薄,没有自尊和自信。而读书和写作能够增强你的自信心。 能够参加文学大家的阅读分享活动也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据悉,"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 " 是由南京西善桥街道联袂本地企业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一项与南京文学之都地位相匹配的系列高端文学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六期,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场场阅读盛宴,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进一步丰富了南京 " 世界文学之都 " 浓厚的文学氛围,扩大了南京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