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各地动态 省直 创新创造,江苏文化涌动澎湃新动能

创新创造,江苏文化涌动澎湃新动能

2022-3-17| 发布者: shiyun| 查看: 1175| 评论: 0|原作者: 顾星欣 陈洁|来自: 学习强国

摘要: 从现实主义大剧《人世间》成爆款,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变身“网红打卡地”;从紫金文化艺术节闪亮的戏剧生活,到扬子江畔涌动着的中国文学潮汐……江苏人不断“上新”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受到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 ...
  从现实主义大剧《人世间》成爆款,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变身“网红打卡地”;从紫金文化艺术节闪亮的戏剧生活,到扬子江畔涌动着的中国文学潮汐……江苏人不断“上新”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受到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江苏文化正努力探索更多文化与人民之间的“共情密码”。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任务,对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的目标任务,江苏在构筑夯实“三强三高”的基础上,正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创新活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实现新的跃升。

  文艺创作出精品,时代和人民是最大IP
  【镜头】
  “好人生比好年华更重要”“崇拜是爱的基础”……2022年,一部江苏出品、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世间》刚开年便火成了一个文化现象。
  电视剧《人世间》以北方城市的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讲述了以周家三兄妹等为代表的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处长谭松枝介绍,截至3月1日首轮播出结束,《人世间》1—58集总观众规模达3.71亿人,单集最高收视率达3.38%,收视份额达15.47%,创下CCTV-1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新高。
  爆款、出圈,是时下用来形容热度和影响力的流行词汇。而爆款剧《人世间》的成功在于,在流量和点击率之外,它更多的是打造了一个公共交流文化空间,让文学与影视“深情拥抱”,让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激情对话”,让年轻人和长辈一起“隔代追剧”,让个体命运成为时代变迁的注脚。
  以更宏观的角度去看,这种“出圈”的本质是找到了凝聚共识的“同心圆”。什么是人心?什么是人性?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理想?在电视剧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中,引发最大共情的“圆心”就是中国人心怀热望,家国相依、向阳而生的品格,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价值观。
  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既是文艺工作者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近日,江苏省文艺创作题材库“上新”,70多条文艺创作题材入库,吸引和引导广大创作者和创作机构聚焦主题、选准题材、讲好故事、推出精品。
  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江苏“强实力”?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告诉记者,2022年伊始,江苏舞台就精彩不断。2月12日起,现代戏昆剧《瞿秋白》以每天两场的节奏在南京江南剧院连演一周,受到市民欢迎;3月1日起,作为周总理形象的首次歌剧化表达,歌剧《周恩来》全国巡演北京站取得开门红。他说,“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省属国有文艺院团,我们将切实履行使命担当,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望】
  创作生产更多优秀作品,是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苏式”文艺范儿也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里的新期待。《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江苏将进一步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推动文化文艺作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探索建立名家大师领衔创作机制,丰富完善江苏文艺创作题材库,健全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江苏文学影视戏剧转化中心,加强江苏重点电影创作选题规划,提升网络文艺发展水平。获重点文艺奖项数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五年创作出版有全国影响的文学作品10部,推出原创舞台精品剧目25部以上、精品主题出版物50种以上,出品有较大影响的电影50部和优秀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听作品共100部以上。

  江苏标识更闪亮,连接现代美好生活
  【镜头】
  1月6日,写入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江苏,大运河不仅是过去的记忆,也连通了现代生活的美好场景。
  烟花三月下扬州,位于此地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去年6月开馆以来,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打开微信小程序,成为每日1万个预约名额中的一员,参观者便可以在展厅品味这部“运河百科全书”,在20米长的沙飞船上沉浸式体验行船,在数字化展厅体验诗意运河文化,在运河街肆上体验古代运河两岸生活,青少年还可以化身明代都水监官员来一场“二次元+古风”式的密室逃脱。“太出片了!这个博物馆太懂这届年轻人了!”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纷纷晒出自己的合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只是典籍式、文物式的存在,更是可以转化为生活中的审美。
  除了“硬件”,“软件”亦同样重要。“文学之都”南京正在打造10条文学小路,其中古刹鸡鸣寺附近的六朝文学小路、颐和路的现当代文学小路、秦淮河畔门东门西的明清文学小路今年将率先“开路”。“我们考虑,让文学的生活成为‘软件’。同时用好中介,把个人连接到场所,用场所的网络把城市2000多年文学长河展开在每个人面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鲁安东说。
  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还需要向历史“寻根”。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通过传统文化当代化应用,让读者通过PC端和微信小程序,就能在线阅读浩瀚的《江苏文库》,一键通晓千年文脉。
  【展望】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活”起来、“潮”起来,才能让独具魅力的“江苏名片”更具闪亮度、丰富性和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通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江文化带建设、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等,让“吴韵汉风”“水韵江苏”文化特色更加彰显,长江文化、海洋文化、大运河文化、江南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的时代价值充分彰显,形成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打造一批高显示度的江苏文化标识。

  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
  【镜头】
  3月3日,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迎来了涟水县淮剧团带来的送戏下乡演出。欢快的淮剧、小品、快板说唱、淮海琴书等文化节目,赢得群众阵阵掌声、笑声、喝彩声。
  “看得真过瘾!”条河村村民朱大妈乐呵呵地说,村里就有农民艺术团,自己也喜欢唱,不仅当观众偶尔也上台客串,这回“送戏下乡”节目更丰富、演出水平更高,让她大开眼界,希望这种形式的演出可以更多一些。
  “每年我们要送戏下乡120场。在镇上,我们就开着流动舞台车,在田间地头,车开不进,我们就搭舞台。”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介绍,今年春节过后,团里已经举办了四场送戏下乡活动。另外,团里每位演员每周二、四还在直播间里与网友见面,利用新媒体平台,把淮剧送到更多网友的屏幕上,让大家足不出户也能听戏、看戏。
  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江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进万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文艺志愿服务、优秀文艺成果共享工程……江苏每年开展丰富多样的送文化下基层活动,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推进全省“送戏下乡”制度化、常态化开展,2021年实施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2800场。
  当前,江苏已经建成“省有四馆、市有三馆、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接下来,江苏省还将建成一批“城市文化客厅”和小剧场,大力推进乡镇影院建设,全面建设“书香江苏”,让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展望】
  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是江苏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深化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江苏省在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方面不断作出探索。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迈上新征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送戏下乡”要变“政府端菜”为“百姓点单”,用百姓的语言,讲百姓身边事,演百姓身边人,切实提高实效性、知晓度、美誉度,推动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
  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江苏省开展的“双千计划”正是这一理念的创新探索。通过实施“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计划”“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计划”,建设老百姓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打造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

  文艺苏军青蓝续,风华正茂展新颜
  【镜头】
  三年前的春天,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正式启动,100对师徒走上红毯,结对传承,传为艺坛佳话。虎年新春前,“名师带徒”计划分别举行了美术书法民间工艺作品展和戏剧曲艺展演。这是对“名师带徒”计划展演类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入选计划的青年艺术家担当主角,展示其三年来在各位名师培养下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
  “名师带徒”计划坚持唯才是举,突破年龄、身份、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有利于让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轻人尽展才华、脱颖而出。
  “名师带徒”计划实施三年来,高徒们大显身手、佳绩不断。其中,单雯凭借恩师张继青亲授的《牡丹亭》一举夺魁,荣登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张军参与编剧的《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小人物的命运波折反映家国沧桑,最终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孙瑶琦成为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组获奖者。潘讯的评论文章《评弹创作当有“时代之思”》,入选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在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里,每一位学徒都虚心求教、潜心创作、不断锤炼,实现了加快提升、自我超越。
  每年的“紫金文化艺术节”,是检阅江苏文化最新成果的一扇窗口。在其中,我们既能看到一批名家大师,更能在“艺动青春”板块,看到一批80后、90后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彰显出江苏省文化人才的青蓝相继、薪火相传。
  繁荣文艺,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江苏文艺界以实施“名师带徒”计划为重要抓手,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艺“名师带徒”计划有效实施,“文艺苏军”不断壮大,共同肩负起培根铸魂、凝聚民心的伟大使命。
  【展望】
  打造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健全的“文艺苏军”,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推进文化名家影响力提升行动,探索建立紫金文化名家工作室和江苏文化人才发展研究院,培养造就高水平创作人才。同时还将优化文化人才引进机制,面向海内外引进文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更多文化名家和艺术大师。
  前浪奔腾、后浪翻涌,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艺苏军”,将助推江苏文化“长河奔流”,奏响澎湃的时代强音。

  创意赋能“文化+”,构建文化产业新版图
  【镜头】
  3月4日,农历二月二,溧水红色李巷的“老李匠理发店”,早上9点,等待理发的人已排起了队。理发匠老史说,现在不仅村民来理发,一些游客也来体验,到他的店里“回忆旧日的时光”。
  李巷,地处溧水区白马镇,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保留着很多光荣的红色遗址。在“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上,李巷改造成为“真题实做”的参赛项目,经过专业建筑设计师的“量体裁衣”,李巷实现了美丽蜕变,尤其是通过红色旅游与乡村建设相结合,让这里不仅镌刻了历史,还留住了乡愁。
  2017年10月,改造一新的“红色李巷”对外开放,李巷声名渐起,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李巷”迎来大批党员干部群众,他们来到这里感悟初心、铭记历史,“红色李巷”成为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这也正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江苏的一个生动案例。自2014年起,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每年举办一次“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文化创意新生代力量,引导创意设计贴近时代、融入生活。历届“紫金奖”大赛挖掘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意产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正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惊喜。
  推动“文化+”融合发展,发挥文化创意引领功能,“十三五”期间江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开,省电影集团成功组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10%以上,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表现亮眼。
  南京打造全国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中心和网络文学之都、苏州打造国际时尚设计之都、无锡打造全国“数字影都”、常州打造“主题乐园之都”和现代文化旅游装备生产基地……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正蓄势待发,江苏文化产业未来可期。
  【展望】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印发的《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指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6%,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建设“两中心三高地”:积极打造文化科技融合中心和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有竞争力的内容生产高地、文化装备制造高地、文旅融合发展高地。
  拥抱数字化,正成为江苏省文化产业的重大战略方向。壮大数字创意、数字出版、数字娱乐和动漫网游等产业,培育数字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增长点,发展基于文化大数据的新产品、新服务……文化产业不仅塑造着江苏制造业的未来形态,同时也正在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和综合竞争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