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csgo雷竞技开赛 省直 守护江苏悠远文脉 彰显江苏文化底色

守护江苏悠远文脉 彰显江苏文化底色

2022-1-10| 发布者: shiyun| 查看: 1437| 评论: 0|原作者: 于锋 王慧|来自: 新华日报

摘要: 12月30日,“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第四批成果在南京正式发布。2021年,进入下半场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取得了怎样的丰硕成果,《江苏文库》又“上新”了哪些新书目?发布会上,《江苏文库》六编 ...
  12月30日,“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第四批成果在南京正式发布。2021年,进入下半场的“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取得了怎样的丰硕成果,《江苏文库》又“上新”了哪些新书目?发布会上,《江苏文库》六编的七位主编围绕文库整理出版、江苏文脉探寻研究、工程成果宣传普及、《江苏文库》数字化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

  四大板块,发掘江苏文脉底蕴
  樊和平 (省社科院原副院长、东南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编委会副主编、《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
  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中,“研究编”的任务是以理论研究的形态全面描述、梳理、总结、提炼江苏文化传统的流脉、内涵、特征、规律和贡献。在研究中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统,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由此,研究编确立了专注于历史研究、人物研究、专题研究的逻辑结构,设计了“文化通史”“文化名人传”“文化专门史”“文化专题研究”四大板块。
  “文化通史”的要义是“通”,它是江苏文化与中华文明、人类文明的相通,是江苏文脉中诸种地域文化的沟通,是各重要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联通,更是江苏文化与江苏人的生命与生活的畅通;“文化名人传”的要义是“文化对话”,与那些有着重要贡献并形成久远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对话,并在这种对话中揭示他们的文化气质、文化风采与文化建树;“文化专门史”在框架上分为精神文化史、制度文化史、物质文化史、特色文化史等,总体思路是系统研究与特色研究相结合,以此实现对江苏文化的体系性把握;“文化专题研究”则专注于那些重要的文化事件、文化现象、文化流派、文化板块,以此形成对江苏文脉独特的观察维度。
  在江苏文脉工程“六编”中,研究编是体量最小却最艰难的。它的发掘文脉底蕴、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定位,决定了其学术原创性追求;它的放眼全国、聚焦江苏的鲜明地域性色彩,决定了其研究难度和团队建设难度。自2016年以来,研究编团队步步为营,边干边探索。目前,这个板块已出版著作35种,其中“名人传”16种,“专门史”10种,“专题研究”9种,包括《徐霞客》《吴敬梓》《江苏思想史》《江苏儒学史》《泰州学派的精神世界与乡村建设》《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等等,另有17种书稿已交付出版社。

  13市地方史,坚定地方文化自信
  张新科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
  编纂《江苏文库·研究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地方文化史”,是省委宣传部交给省社科联的重要任务,13个设区市各1卷,要求阐明发展规律、突出鲜明特色、讲清贡献影响。江苏地方文化史力求系统捋清地方文化历史脉络,展示地方文化发展规律,立足阐述江苏地方文化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影响,努力打造成为各设区市地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增强地方文化认同,坚定地方文化自信。“江苏地方文化史”每卷35万-40万字左右,上编是文化通史,定位于总体性研究,梳理各市的文化历史脉络;下编是文化专题史,聚焦地方文化专题,展现文化风貌特色。
  我们将丛书编撰列入省社科联重点工作和全省社科联系统重大协作项目,充分整合专家资源,多方协力,推进文史部门与高校协作,有效整合地方文化资源与学术研究力量,形成“小核心+大外围”200多人的地方文化史研究团队,推进省市社科联联动,线上线下广泛传播,不断提升地方文化史项目的影响力。
  2019年10月,淮安卷进入第一批文库发布目录;2019年12月,苏州卷、常州卷出版;2020年12月,镇江卷出版。此次发布的是盐城卷(今年1月出版)、扬州卷(今年7月出版)、无锡卷(今年10月出版)。南通卷已进入出版流程。其余未进入出版流程的卷本,已完成课题组人员调整,各卷分别由较高学术水平和组织研究能力的省专家统筹。盐城卷、扬州卷、无锡卷代表了江苏地方5大文化板块中的3个板块——海洋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支撑了江苏多元文化的半壁江山。
  江苏地方文化史编撰工作已进入收官阶段。我们将以“一市一策”推进卷本编撰。同时,加强优秀地方文化创新转化,鼓励各市在原卷本基础上推出简明读本,鼓励课题组挖掘提炼地方文化中涉及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苏商精神、汉文化等时代精华,推动文化创新与转化。同时,“江苏地方文化史”还将为各地历史街区、名人故居的保护、修缮与展陈提供内容支持,努力弘扬地方文化精神、文化价值,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普查,盘点江苏文献家底
  徐小跃 (南京图书馆原馆长、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文库·书目编》主编)
  在“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项目中,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承担《江苏文库·书目编》(《江苏典藏志》)的编纂,主要是为了全面反映江苏省内公藏机构古籍存藏情况,并形成出版成果。
  江苏古籍藏量丰富,涉及多个系统共百余家单位,总量约为450万册。协调并收集全省公藏机构古籍书目数据,同时确保每一条数据都客观真实,是《书目编》最基础也最为艰巨的任务,这也是江苏历史上首次开展的系统性最强、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古籍家底调研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共收集全省68家单位超过25万条古籍书目,创造了江苏省公藏机构现存古籍书目的历史新纪录。古籍版本复杂,目录整理专业性极强,收集到的每条古籍书目都要经过多次审核,已累计终审20万条书目。
  通过书目收集整理,我们发现了一批新的重要资源,其中南京图书馆、徐州图书馆等所藏的古籍资源,被列为国家古籍普查重要成果。无锡图书馆、省委党校先后发现大批江苏籍文人作品,包括明末藏书家丁雄飞的诗文集。丁雄飞的诗文集此前曾被认定为亡佚的作品,通过古籍普查得以重见天日。最终形成的全省古籍书目,不仅填补江苏历史空白,也再度力证江苏“古籍大省”文脉传承有序,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在前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中,江苏共入选1422部,占全国总量10.9%,位列各省份第一。收集整理工作还带动全省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据统计,全省先后有100多位古籍从业人员和专家投入到《书目编》整理研究中。
  《书目编》成果不仅体现在纸质文献的出版上,未来更要以此为抓手,带动江苏整体古籍保护事业发展,包括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古籍整理及学术研究等,以全面体现江苏文脉的传承有序。《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和《江苏地方文献志》是《江苏文库·书目编》的另一组成部分。《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于2019年由凤凰出版社出版,著录上古至清末及部分生于晚清而于1949年9月30日之前去世的江苏籍作者著作,酌收外省流寓并定居于江苏的作者著作。《江苏地方文献志》是指内容专门记述江苏的著作。酌收虽非专记江苏,但内容以记江苏为主、或所记与江苏有密切关系之著作。2021年,《江苏地方文献志》已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江苏地方文献是江苏文化的核心资源,是江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从一个角度显示了江苏的文化状态,对了解江苏、研究江苏、宣传江苏、建设江苏,都有积极意义。

  5000种著述,描绘江苏文献景观
  程章灿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文库·文献编》主编)
  《江苏文库·文献编》是对于江苏历代著述的文献汇编,也是对于江苏文化学术资源的一次总整理,其终极目标是从近十万种历代江苏籍学人著述中选出5000种左右代表性著作,以恢宏的文献景观,突出一以贯之的江苏文脉。《文献编》是组成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传播工程的六编中体量最大的一编,任重而道远。
  六年来,《江苏文库·文献编》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8年出版38册117种,2019年出版40册113种,2020年出版51册173种,2021年出版60册124种,合计出版成果189册527种,获得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2021年,我们的出版成果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有四个亮点:
  一是稿抄本多,在124种书目中,收录稿抄本有20多种,占六分之一多。比如,经部诗经类收有刘宝楠的《毛诗注疏长编》,这个稿本藏于上海图书馆,长期以来被拆分为三种书分别著录,此次合三为一,调整分册的次序,更符合稿本的原貌,也方便读者阅读查检。二是珍贵稀见的刻本多,在收入的近100种刻本中,不乏稀见本。如集部别集类中的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增广音注许郢州丁卯诗集》,为原海源阁旧藏;子部兵家类中的天一阁藏明刻本《枕戈雜言》、南京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将略标》都是海内外孤本。三是提要撰写有学术突破,今年出版的《文献编》集部收录了唐代诗人许浑的诗集,全称是《增广音注许郢州丁卯诗集》。作者许浑是镇江人,为诗集作注的许培荣是常州人,对于梳理江苏文脉来说,此书可谓有双重意义。但是,以往对许培荣的生平事迹知之不多,此次撰写的提要,对许培荣生平事迹的考订,其细密程度超过《江苏艺文志》。四是彰显清代江苏杜诗(杜甫)学的突出成就。为杜诗作注的江苏人特别多,而且都是很重要的杜诗注本,如明代张綖《杜工部诗通》、清代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钱谦益《钱牧斋先生笺注杜工部集》、朱鹤龄《杜工部集辑注》、徐树丕《杜诗执鞭录》等。清代杜诗注最著名的四家,江苏独占三家,分别是常熟钱谦益、无锡浦起龙、常州杨伦。诗歌是中国文学最闪亮的明珠,而杜诗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集大成者,仅从杜诗研究一端就可以看出,江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积极的弘扬者,也是中华文脉最坚定的弘扬者。这些杜诗注本都收录在《文献编》中。

  找准主脉,勾勒江苏文化特色
  徐兴无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文库·精华编》主编)
  《江苏文库·精华编》选取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各类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100—200种进行整理出版,再从中选取10多种翻译为外文出版,力求为江苏的文化典籍找准主脉,勾勒特色,标定高峰。
  2016年至2017年,《精华编》组织编委会、调查文献,选择书目、组织多场专家论证、选定书目与版本,编写出版体例,启动出版工作。2018年开始出版以来,连续3年共出版38种63册。2021年出版32册,包括《九数通考》《扬州画舫录》《履园丛话》等经典著作。
  在整理过程中,编委会严格完善整理和审读的工作制度,建立约稿、签约与催稿制度,推出高质量出版成果。凡出版书稿皆需经过三审及主编审读的严格程序,对其中的讹误、疏漏进行及时的订正与修补,力求呈现高质量、高水准的点校整理本。我们发挥文脉优势,宣传弘扬江苏文化。编委会成员多次参加各类江苏文化史、地方史、地方文献研讨会,发表有关江苏文化的文章多篇,开设讲座多场,积极宣传江苏学术和文化。
  未来,我们将加强《精华编》英译本出版工作,规划未来年度英译书目,并交由译林出版社商购国际版权,继续展开一些世界级中国著名经典的英译本出版工作。我们将创新江苏文脉研究与普及工作,研究江苏在东亚文明中的独特地位。《精华编》编委会策划编辑《江苏古代域外汉籍珍本丛刊》和《江苏历代文选》。前者计划将域外(日本、韩国)汉籍中和江苏相关的古代经典,尽量搜集出版,以展示江苏文脉对东亚文明的影响,同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讲好江苏故事和中国故事,后者已于2021年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十年规划,计划从江苏历代典籍和文献中选编名家名文,以《文选》的文式更有效地普及、宣传江苏文脉,让江苏文化贴近当代社会文化生活。

  “最江苏”,再现江苏生活图景
  江庆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文库·史料编》主编)
  《史料编》收录有关江苏的地方史料类文献,具体说,是指专门记述江苏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家族、经济、军事、教育、科举、人物、金石、语言、艺术、宗教、文学等内容的著作。和其他各编相比,《史料编》堪称“最江苏”,收入的江苏地方文献是江苏历史文化的真实书写,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江苏地情。我们从已经掌握的6000余种江苏地方文献中,经过反复比较,挑选出2700余种内容丰富、同时最具江苏地域特色的文献影印出版,以展现江苏特色的社会生活状态,发掘独具禀赋的江苏文化内涵。
  《史料编》力图描绘历史上江苏人丰富的生活图景,展现江苏重大历史事件,如吴越争霸、明清易代、太平天国战争等。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展现江苏人的乡土记忆,显示普通民众的生活痕迹。《史料编》收录的岁时记、风俗志、风土小记、风俗谈、岁时民俗等风俗文献以及大量的竹枝词、掌故杂记,乡土气息浓厚,内容包罗万象,这些史料语言通俗,明白易懂,我们希望借此把历史文献的记载变成“自家故事”的述说。
  地方文献因其特殊性,有不少收藏在一些机构和私人手中。课题组积极与相关收藏者联系,拓展文献来源,从中收集到许多公共图书馆和《中国古籍总目》等现代藏书目录所没有收录的图书。例如徐州地区的《胡打算》,东台的《东台学会章程》,无锡《滨湖民间笔据汇存》等。按照统一规划,《史料编》影印出版500册,收录文献2700余种。截至2021年11月底,《史料编》团队已影印出版图书154册,收录文献879种,完成提要撰写1839篇。
  课题组曾经先后与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文学院、常州大学周有光文学院等联合主办过“《史料编》与地方文献整理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会,扩大了江苏文脉工程的影响力。今后几年,我们将继续在江苏各地召开地方性的学术研讨会,扩大江苏文脉以及《史料编》的影响力。我们还将继续办好“江苏记忆”微信公众号,搭建起江苏地方文献研究者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方志“复活”,留存江苏乡愁记忆
  张乃格 (省地方志办公室旧志整理中心主任、《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
  江苏是方志大省,现存志书八九百种,约占全国总量的1/10,但由于战争、自然灾害、自然老化等因素,不少旧志成了孤本、残本,而且分散藏在全国200多家单位,有的还流失海外,使用十分不便。《方志编》由省地方志办公室承担编纂任务,计划从全省现存历代各级各类志书中,特别是省志、府州县志及盐漕、衙署等官修志书中,精选250种左右影印出版,成果总规模约300册。根据《江苏文库》总体布局,《方志编》分设省部、府州县部、专志部及附录四个部分,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在2026年前后完成出版任务。
  《方志编》选编与出版工作于2016年初启动,在方案制定、底本搜集、提要撰写的基础上,在2018年出版第一批成果。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开展近5年,共出版江苏省部、江宁府部、苏州府部、常州府部、镇江府部五个部分,及扬州府部一部分,累计出版旧志115种,出版成果214册。
  为确保《方志编》质量,省方志办共采取以下三种措施:首先,用心打基础。搜集到充足的底本是开展《方志编》工作的前提,否则选编出版就无从谈起。截至目前,我们累计搜集到各级各类旧志底本七八百种,为后续《方志编》的出版奠定了基础;其次,细心选志书。同一府州厅县历史上纂修的志书数量庞大,必须精心选择;其三,精心选版本。大部分旧志都有不同版本,必须尽可能选择精善之本作为影印的底本。对于书中缺字、缺页、缺卷等现象,应当寻访不同藏书单位同一种志书的同一个版本,对残缺的部分进行补配,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子孙。
  大图书馆是收藏旧志最为集中的地方,偏僻地区的小馆往往处于古籍寻访的“盲区”,但可能藏有不为人知的珍贵文献。这两年,我们就先后从沭阳县文化局搜集到民国《重修沭阳县志》、从淮安市淮安区图书馆搜集到明天启《淮安府志》。其中民国《重修沭阳县志》是孤本书,《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公私目录书从未著录过。《西游记》的作者过去一直有争议,鲁迅、胡适就是利用天启《淮安府志》的资料,考证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自此之后,吴承恩为《西游记》的作者才广为人知。另外,我们还从江苏省档案馆和全省档案系统,搜集到江苏历代旧志一百多种。不但为《江苏文库》底本的搜集拓宽了渠道,而且也为全国旧志底本搜集与古籍整理列辟出过去少有人问津的“处女地”。
  2022年,我们将选编出版扬州府部余下的部分,与淮安府、徐州府及其所属州县的旧志,计划出版旧志50余种,预计到2024年前后,《方志编》可以基本完成出版任务。通过旧志“克隆”,实现文献“复活”,方志“回乡”,这既是一项文献再造工程、文化抢救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文脉传承工程、文明延续工程,对留住记忆,唤醒乡情,振奋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