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各地动态 省直 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绽放江苏风情 颜值+气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

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绽放江苏风情 颜值+气质,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

2021-9-6| 发布者: shiyun| 查看: 2224| 评论: 0|原作者: 周娴|来自: 学习强国

摘要: 如今,走进江苏的大街小巷,你越发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万种风情--或是颇具新意的时尚书店,或是精致有底蕴的博物馆,或是飘来咿咿呀呀水磨腔的古戏台,又或是锣鼓喧天的乡村礼堂……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 ...
  如今,走进江苏的大街小巷,你越发能感受到这片土地的万种风情——或是颇具新意的时尚书店,或是精致有底蕴的博物馆,或是飘来咿咿呀呀水磨腔的古戏台,又或是锣鼓喧天的乡村礼堂……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203家“最美”空间榜上有名。这些点亮城乡之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如何被筛选出来的?在城乡文化建设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记者近日就此展开了调查采访。

  功能性、审美性、公共性“三统一”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何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解释,“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指围绕公益文化服务供给,融合地域特色,以空间美化、功能优化、服务优质、运管优异为重点,设计、打造形成的更具人文关怀、审美品位、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的公共文化空间。

苏州树山介石书院

  “美”的标准是什么?记者翻阅“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榜单发现,上榜的公共文化空间种类繁多,有的毗邻旅游景点,探索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有的把历史风貌和现代气息巧妙相融;有的则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相同的是,这203家“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布置,都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达到功能性、审美性和公共性的统一,让大家觉得亲切温暖,有参与感。
  那么,江苏首批“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是如何被筛选出来的?省文旅厅公布的建设指南,从基础、空间、特色、功能等方面明确了最美空间的发展路径。
  首先,“最美”空间要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运营一年以上,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固定场所。其次,在“颜值”和“气质”上也有要求,比如说,空间设计上能充分体现艺术性、主题特色和地域特色,氛围营造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浓厚文化内涵。此外,在服务功能上要满足大众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化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指南中提出,“最美”空间要能体现“诗和远方”互融互通的新趋势。如何于方寸间营造“诗和远方”?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鼓励打造融合阅读分享、艺术展览、文化沙龙、演艺表演、研学体验、文创展示、轻食餐饮等新型文化业态,鼓励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文旅街区等区域打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
  在“十四五”期间, 江苏每年要扶持打造“颜值”和“气质”兼具的200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未来,省市县三级文旅行政部门还将通过资金补助、队伍培训、展示推广等实打实的支持,每年集中验收一批打造成熟的“最美”空间。

  “现代+艺术”成就网红打卡点 技艺类、乡土类公共文化空间成新宠
  从榜单上看,不少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都是建筑设计上独具特色的网红打卡点。
  比如,在南京长乐路与平江府路路口东侧的文采书屋,是一座具有民国风情的小洋楼,红瓦尖顶、老虎窗、立式烟囱,还有带立柱的门廊,都是为纪念姚文采先生而打造的。
  每到周末,家住琵琶小区的赵郡喜欢约上闺蜜,穿过开满凌霄花的庭院,到这里看书喝茶,她很庆幸,在熙熙攘攘的夫子庙,有这样一块清净之地。
  位于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的24小时美术馆,由广场上的8个玻璃房升级改造而来,是城市遗产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探索。

24小时美术馆

  这8个玻璃盒子,是南京青年奥运会的遗产,没课的时候,江苏第二师范大学的王婧常来这里“打卡”。“第一次来时,就被这里凸显工业风的艺术建筑群震撼了,整体建筑大而灵动,园区里的布置小而精致,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吸引王婧的不止“颜值”,还有美术馆内每一两个月更新的展览和不定期举行的艺术展演和论坛。
  入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树山介石书院,位于苏州树山村,书院采用明代的装修风格,竹林掩映,让人在书中悟道的同时,亲近自然。
  树山村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邹萍介绍,介石书院以明代“大山石房”为蓝本,希望再现古代文人墨客谈诗论道、品鉴交流的场景。书院旁边有3公里的木栈道,游客们走累了,来这里泡一壶云泉茶,取一本泛黄的旧书,人世的纷纷扰扰皆成云烟。“目前,我们书院的图书与苏州市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希望把书香氛围渲染到乡村旅游。”
  同样彰显乡土人文之美的还有花吉文化大院,“周三电影、周六文艺场”是盐城花吉文化大院的特色品牌,由22名民间业余文艺爱好者组成的“锦绣夕阳”民间文艺宣传队,每周六都在花吉大舞台演出,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征集素材,编排小品、快板。“这些节目贴近生活,反映大家伙儿的心声,不仅本村人爱看,周边乡镇的村民也会赶过来看。”
  上榜的“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中,涉及地方传统艺术、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也不在少数。
  周庄古戏台,以昆曲为媒,闻名海外。著名作家白先勇、著名国乐大师方锦龙等艺术家,在这里打造了一场场唯美的视听盛宴。
  周庄镇文体站的孙林芳告诉记者,古戏台和省昆剧团,聘请专业昆曲演员常年在此演出,每周演出昆曲六天,免费对外开放。这几年,周庄古戏台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昆曲+文创”公共空间,推动景区文化设施的“品质化、景点化、网红化、亲民化”,“我们希望,原住民和旅居者都能游周庄,学昆曲,在感受昆曲魅力的同时,也体验公共文化空间的水乡肌理。”
  月色中,灯影朦胧,古戏台上,水袖飘逸轻柔,台步行云如水,柔情满溢的水磨腔,萦绕心间。

  要“好看”也要“好用” 公共文化空间要“内外兼修”
  拥有“高颜值”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彰显着城市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如何避免沦为“好看却不好用”的摆设?江苏尔目文旅集团董事长、总规划师杨淇深认为,“最美公共文化空间”要想可持续,必须要“内外兼修”,空间既要造得美,更要管得好。
  “设计是‘一锤子买卖’,但运营却讲究细水长流。”杨淇深说,公共文化空间是对大空间的一个补充,是小而美,美而特。
  要想留住人心,必须要经过大量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居民的需求,在这个基础上,突出功能定位,提供专业化服务,才能真正“接地气”,把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家门口”的网红。
  南京文采书屋负责人高维静深以为然,她发动大家共同参与构建,鼓励老城南人把文采书屋当成自己的会客室。
  他们为每个来书屋的人准备了意见簿,征集个性化需求,有年轻人反映看书饿了没东西吃,于是他们增加了轻食,有周边的家长反映,孩子放学没人陪,他们联合少年宫,为低年龄的孩子举办国学活动。
  “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能千篇一律,结合新业态和新技术,既突出区域文化底蕴,又体现现代审美。”高维静认为,在服务模式上,不能“新瓶装旧酒”,要有更软性的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动态的运营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不断更新,其实也是在重塑城市,杨淇深对此充满期待,“有人性关怀的空间多了,我们的城市也变得更有温度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