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走进苏作感悟江南”文化展演活动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现场举行。
2014年11月28日,苏州成功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其实自明代中期开始,苏州无论在社会发展,还是生活时尚,都处于引领潮流的突出地位。“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时人将这种现象或潮流称为“苏样”、“苏意”。
所谓苏意、苏样、苏式,就是苏作,苏州风格。新时代,苏工苏作该何去何从,工艺大师们在继承了苏州优秀传统手工技艺的同时,为苏作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在做怎样的努力呢?
在活动现场,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袁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小琴,苏州澄泥石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蔡春生,一起分享了他们作品背后的故事。
姚惠芬分享了她的苏绣作品《骷髅幻戏图》系列,作品曾成功入选并参加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开创了当代苏绣进入世界顶级艺术展览的先河。这幅《骷髅幻戏图》将刺绣的语言发挥到极致,完全改变原来的传统结构,以多种传统的平针针法绣出不和谐与扭曲的画面图案,用“对立”、“扭曲”、“矛盾”来表现这幅中国绘画史上的诡异小品,用不同的针法诠释不同的理解。
这完全颠覆以往习惯的创作着实令人痛苦,有些在绣庄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的绣娘都逐渐放弃,甚至在创作初期还出现了“绣不下去了”的念头。不过,随着不断的尝试,姚惠芬渐渐理解了刺绣的语言,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运针刺绣,在“当下的平常间”打破、深入与重构。将成型的规范和定式统统抛下,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这是苏绣这门技艺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拓展,也是传统真正的创新。
大家在上中学的时候,都读过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总觉得在这个小小的方寸之间能够雕刻出这么精致生动的图案,是件很神奇的事。活动现场,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小琴展示了她的作品《清奇古怪民族魂》。这部作品是她在疫情期间创作的,作者在橄榄核上雕刻了司徒庙的四棵古柏,来展现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对于读书人来说,笔墨纸砚既是读书人的工具,又是读书人的伙伴,澄泥石刻的传承人蔡春生现场介绍了三件砚台作品:铭文砚、荷塘秋色砚、芳华。蔡春生说,他在看了电影《芳华》后,感受到了青春的那种美好以及苦闷,于是有感而发,很想创作一件芳华题材的石雕作品。当时在一堆石材里,选中了一样一块长条形石,构思时候比较有新意的,是只雕刻了半柄提琴,这样整个画面得以拉大,并且有了余音回响的空间。澄泥石刻是一种开放的雕刻形式,只要有思路,可以创作生活中的各种题材,有个性,有当代性,不被一些旧有框框所束缚。
苏式方形鸟笼是精巧苏作的典型代表,也是江南文化的实物载体。在现场,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袁牧展示了苏式方形鸟笼,苏式方形鸟笼与北方圆笼在外形结构上的不同,与其所依附的环境空间和建筑家具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青砖黛瓦的江南建筑,简洁细腻的苏式家具滋养了小巧玲珑的苏式方形鸟笼。
苏州人手上托举的并非是笼中豢养的鸟,枕河人家窗前悬挂的也不是养鸟的笼,鸟笼和居所,共同建构了“最江南”的苏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