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雁 / 文 施向辉 / 摄)7 月 9 日,大型城市石刻文献《贞石——南京栖霞地区历代碑刻集成》一书出版首发式,在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举办。这本大部头的书,总结六朝古都数千年风雨历程,以汇集文献资料、继承优秀文明的方式,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为古老的石头城新添一部重磅 " 石头记 "。
栖霞区历史碑刻,撑起南京半部碑刻史
南京现存的诸多古迹之中,最足以展示历史血脉与文化传承的,莫过于历代碑刻文献。"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栖霞地区在南京历史上,历来具有特殊的地位,在历代碑刻文献储藏方面,尤其堪称一座金陵历史文物的宝库。无论从数量、种类抑或价值、影响着眼,栖霞区都可谓以一域之力,支撑起南京碑刻的半壁江山。
《贞石——南京栖霞地区历代碑刻集成》(以下简称《贞石》)的出版,是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暨区文化、文物工作者,历经整整十年辛劳,不断梳理、研究,颇为不易地取得的结果。研究者们经过数代接力,对辖域内包括碑版、墓志、地券、摩崖题刻、造像记在内的石刻文献资料,予以蒐集整理,从酝酿策划、拓片制作、拓片搜集到文字落实、编辑、核对审校等数个阶段,终于在项目启动十年之后,将厚厚的《贞石》书稿和资料交付江苏人民出版社,并于 2021 年 5 月正式出版。
翻开厚重的《贞石》,正文共 380 面,分为 " 六朝 "" 唐宋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五章,前有专家撰写的长篇研究性序言,后附栖霞区佚失碑碣石刻表等。收录的每件石刻均有 " 释文 "" 拓图 "" 简介 " 三项内容,资料翔实,且颇富学术价值。
300 件拓片影印照,跨越三国至民国近 1700 年
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而六朝时期的陵墓主要分布于南京栖霞山及其周边地区,在这片区域发现的东晋南朝时期的墓志以及南朝至唐代的佛教造像等,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可谓独步风骚,早已成为中国形象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学术界掀起过高潮迭出的论辩。
栖霞的东晋南朝石刻,堪称特定时期国家层面文化艺术无与伦比的最杰出代表。而这些无比珍贵的材料,全都一一收录于《贞石》一书中。
据介绍,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早在十年前便筹划编纂《贞石》一书,同时启动了对辖域内历史碑刻的全面调查,并联系镇江焦山碑林的专业人士对碑刻进行椎拓工作,其间还借用了栖霞古寺所藏的拓片,并得到文博工作者、金石收藏爱好者的大力支持。
书中收录碑版、墓志、地券、摩崖题刻、造像记、砖铭等近 300 件计 350 幅拓片影印照,时间跨度自三国孙吴至民国近 1700 年,是一部展示栖霞区碑刻宏大规模的通景式著作。
碑刻难认看不清?为每块碑都附上精准释文
对于历经岁月沧桑,已经漫漶剥蚀的历史碑刻而言,提高释文与句读的准确性,毫无疑问是书籍质量的关键一环。在这一方面,《贞石》的编纂者殚精竭虑,倾注了极大心力。
在初步的释文、句读工作告一段落后,又特约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专业的专家教授细致审校。故而本书对诸如陈朝江总碑、唐代明征君碑、宋代抗金名将王德碑等碑文的释录,其精准程度不仅优于传世文献的著录,也超越了近年出版的金石类书籍。
南朝梁始兴王萧憺碑是书法史上的千古名碑,此碑篇幅庞大,但风化剥蚀严重,本次《贞石》的编纂过程中,也对晚清以来金石学者王昶、陆增祥、莫友芝、严观、方若、鲁迅、朱希祖、孙贯文等关于萧憺碑的释文进行了一次校释,理清了萧憺碑存世诸文本的来源与脉络的谜团。
王世贞、董其昌、黄越与栖霞碑刻有缘
《贞石》的出版,将那些高耸峻拔艰于仰视的丰碑大碣,深锁琅嬛难以谛观的墓石幽铭,散布山野不易寻觅的摩崖题记,事无巨细汇为一编。
书籍编纂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考证、研究的过程。20 世纪 50 年代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期间在栖霞山定照庵旧址发现的明代碑铭,与王世贞、董其昌等名流皆有密切关系,碑文内容对于栖霞寺乃至南京佛教历史而言均是非常重要的新材料,但因为置办的年代晚,故《金陵梵刹志》等志书均未予收录。这批碑刻近年被重新发现,此次集中收入《贞石》一书,尚属首度被著录。
早年文物普查时曾发现燕子矶下庙村出土的一方残墓志,文字风化漫漶,断续可辨识者不足原文四分之一,原拟放弃不用,后经编纂者努力,终考证出墓主为清代南京著名学者、《四书大全合订》的作者、康熙己丑进士黄越,为南京发现的寥寥无几的清代墓志增添了一件重磅级材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