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经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经牢牢架起。”3月8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马一德谈到知识产权保护话题时,掷地有声地说。 此次,马一德带来了《全面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保护的建议》。作为一名知识产权研究者,他高兴地看到自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确立知识产权制度,再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为适应国际规则进行了修法。近两年,根据我国发展和实际需求,又进行了系统修法和升级。 他分享说,在参与2020年《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修法工作的过程中,自己深刻地感受到,草案形成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开门立法,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界、学界,尤其是外国企业、驻华企业等意见,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充分与中国经济相适应、相匹配,同时又彰显时代特色。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热词”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话题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建议“多维治理知识产权‘老赖’,进一步鼓励创新引领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建议“建立知识产权侵权人‘黑名单’制度”;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赵雯建议“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等。 3月8日下午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46.6万件,同比上升11.7%。严惩盗版抄袭、恶意抢注、傍名牌等侵害著作权商标权行为。审理一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和文创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案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马一德表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系统修法,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在高质量开放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决心。知识产权的系统修法升级,能更好地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