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为学历史而烦恼? 也许你也曾羡慕古人读书的轻松之道? 古老而复杂的历史文明究竟该如何把握? 5月13日,著名作家马伯庸老师做客常州公开课,带着近1500名常州市民一起走进神秘的历史世界,分享了他的读史之道。作为一位80后,他用幽默的语言、扎实的历史素养,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可谓让听众们一饱耳福,收获颇丰。 读史,带着目的出发 对于大多数人关于学史的态度以及史书本身的枯燥,马伯庸老师从“故事”和“真正的历史”两个方面出发,他认为,故事和历史是有很大差别的,故事往往都具有完整的时间线,以前因、后果贯穿了一条主线,吸引读者去了解整个故事的走向和结局。而历史却大多数是非线性的,似流水账一般杂乱而无规律,例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爱看《三国演义》的人有很多,但能把《三国志》看完的人却很少。枯燥的历史事件相互之间没有建立故事性的连结,独立而乏味,导致了许多人在读历史时难以坚持下去。 为此,马老师以一代文豪苏轼为例,讲述了苏轼在六十多岁时仍然会做“无法将《春秋》读下去”的噩梦,学霸如苏轼尚且如此,那么普通人读史书的痛苦就可见一斑了。对于读史究竟有什么方法?马老师为现场的听众们带来了苏轼的独特技巧—八面受敌读书法。“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即每次读书时,只设定一个明确的目的,带着这个目的只专注于一个层面,从多个角度对同一本史书多次阅读,这样不但能有兴趣地读下去,而且可以达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效果。 学史,在实践中提升 在大概讲解了何为“八面受敌读书法”后,马伯庸老师便带着现场听众进入了实操环节。马老师首先以《史记》中的“鸿门宴”一文为例,从史实、地理、礼制、器物等四个方面具体剖析了“鸿门宴”一文中的每一个细节,不管是礼仪制度还是主客座次都暗藏讲究,给听众们生动立体地再现了项羽宴请刘邦并对其进行侮辱,使得刘邦仓皇逃离的历史画面,使用“八面受敌读书法”每读一遍侧重点不同,收获也就不同。 马老师选择的第二个实操案例,则是诗人陆游的《陆放翁诗抄》。从“爱国”、爱生活、爱猫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去了解诗人以及诗人所作的诗,读诗和读史一样,同样要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品味细节。与陆游固有的爱国诗人形象截然不同的是,他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奴,其作品中有大量的咏猫诗,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猫奴不出门”。马老师的这一发现令听众们惊讶不已,捧腹大笑。 读书,既要得法也要得勤 “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苏轼在《又答王庠书》的结尾这样写道,而马伯庸老师则认为这句话真正道出了“八面受敌读书法”的精髓绝不在于速成。他以自身读《隋唐两京城坊考》的经验为例,从一开始的“难以下咽”到后来的“信手拈来”,促成这一变化的正是他想写一本关于唐代长安城的小说的迫切愿望。马老师坦言,只有从兴趣出发,掌握了每一处细节,才能衍生出所谓的写作灵感,在细节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联想,最终才会有所得、有所成。 马老师也在最后与现场听众共勉:读史、读书,都没有捷径可言,不但要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坚持,读书时的心态、付出的努力,决定了每个人对一本书的价值的掌握程度。把每一次的阅读当作一次探险,不断去挖掘,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标可寻,得法之外,更要得勤。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无论是自身的学习经验还是听众们难解的问题,马伯庸老师都毫不避讳地一一解答和分享,可爱又俏皮的形象一览无余。如果说书里的马伯庸老师是一个将脑洞和历史完美融合的创造者,那么现实中的他则更像是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在这次公开课中,将他的读史技巧和方法、知识和经验带给听众,使得在读书中迷茫的听众们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为听众们在读书学史的道路上或许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