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唐诗是一座雄奇巍峨、风光秀丽的宝山,你可以自己信步登临,但如果有一位导游为你引路,你就能更快更好地一窥山中美景。”7月24日,书香江苏形象大使、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登上了江苏书展“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一番俏皮幽默的开场白逗得台下观众会心一笑。自称“唐诗导游”,莫教授是有底气的,“五万多首唐诗我全都读过,相当于把整座宝山逛了个遍。我对那些风景尤为曼妙之处别有心得——李杜的作品我读过多遍,家里杜甫的诗集早已被翻阅得散架脱线了。”
于是,一场讲坛成为莫砺锋带领读者(包括“云上”读者)游好唐诗这座宝山的神奇旅程。旅行正式开始前,“导游”先圈画出了必须“打卡”的重要景点:李白、杜甫位列“第一方阵”,王维、韩愈、李商隐、白居易等而次之,其余的便是一些零散篇目了。“游山”看什么?当然是欣赏美景了。唐诗的美景,究竟美在何处?
首先,唐诗以极为凝练艺术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山川经过诗人的审美观照和人格化投射后,焕发出别样的光辉,由此改变了我们看待自然的眼光。“唐代诗人以独到的胸襟和眼界,咏叹、摹写神州大地的绮丽风光。借着诗人的目光欣赏山川,和以自己的‘裸眼’来欣赏,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种体验。”莫砺锋说。诗人的吟咏也使名山大川更富有“意味”,黄山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文学密不可分。李白游览黄山时留下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金句,至今仍在传诵。
唐诗还展现了古人生活的真善美。“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莫砺锋特意枚举唐代诗人韦应物于长女出嫁时写下的《送杨氏女》,感慨这首诗将一位父亲嫁女时千叮万嘱、反复训诫、落寞伤怀的情感抒发得细腻感人,是对父女之情的一次郑重深沉的抒写。
唐诗写友情尤为惊心动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吟咏朋友离别的千古佳作,杜甫《赠卫八处士》尤是莫教授的心头好:“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极言友人重逢的惊喜;“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道尽了世事无常的悲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是朴素家常的待客之礼;“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感慨前路又在何方……
莫砺锋说,随着阅历增长,一首好诗的意蕴将会越品越丰厚,“去年,我回到母校苏州中学参加中学同学聚会,50年前挥手阔别的我们,没想到一分开就是半个世纪。当我们把酒痛诉离殇时,我多么想冲向前台,当众吟诵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啊!”
不过,在莫砺锋的心中,“宝山”最美的风景在于唐诗中透露出的诗人的人生观、生活态度和人格光辉。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诗仙李白孤傲高洁、在天子面前仍然挺直脊梁的人格光辉;多读李白的诗,你将学会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以更加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遭际。不过,作为著名的“杜甫粉丝”,莫砺锋最喜欢的还是杜诗中流露出的文化人格,认为“杜甫以其毕生创作和全部人生,以及凝练顿挫的语言,完美地阐述了儒家精神”。
儒家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莫砺锋认为重点在“仁爱”,即仁政爱民、仁者爱人。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当茅屋倾圮于秋风之中,杜甫不仅仅忧虑“小我”,更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呐喊,这一番推己及人正是儒家仁爱精神在唐诗中的体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孤独贫寒的下乡岁月里,这首诗曾给莫砺锋以巨大的鼓舞和抱慰。
“多读一些杜诗,你将拥有更加浩瀚宽广的心灵世界。‘藏于心’后还要‘行之以身’,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搭把手、献出点滴爱心,或是投上一个善意的眼神,将成为人间最美丽的风景。”莫砺锋说。
解读唐诗之美、拆碎七宝楼台,一场精彩的讲坛不仅为读者奉上了探秘唐诗的“地图”,也让他们领略到了莫砺锋对古典文学的深沉热爱和勤奋研读。莫砺锋透露,自己正在通读《全宋诗》,下一步,他将推出一本解读宋词的专著。看来,继唐诗这座“宝山”之后,读者们又可以期待下一个“打卡地”了。
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于锋/文 余萍 陈俨/摄
编辑: 冯圆芳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