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江苏在线

搜索
热搜: 活动
微信
qq
weixin
书香江苏在线 首页 各地动态 省直 用文艺作品定格最美劳动者风采

用文艺作品定格最美劳动者风采

2020-5-7| 发布者: shiyun| 查看: 2514| 评论: 0|原作者: 徐宁|来自: 新华日报

摘要: 在江苏省绘画、影视、文学等多个领域,都能找到不少以劳动为主题或以劳动者为主角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本着“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的宗旨,曾在不同时期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回 ...

在江苏省绘画、影视、文学等多个领域,都能找到不少以劳动为主题或以劳动者为主角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本着“为人民立言、为时代放歌”的宗旨,曾在不同时期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回看这些优秀文艺作品,在领略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亦可再次感受劳动者的光荣和自豪。

 

留存发展进程中时代表情

劳动者的形象及其生活、劳作场景,一直是绘画艺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艺术家们用画笔描摹劳动的艰辛,展现劳动者的魅力。

江苏省知名画家陆庆龙的水粉画《兄弟》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陆庆龙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民黑里透红的脸、粗糙的大手、质朴的衣着,一直在记忆里挥之不去。“每当我拿起画笔,这些储存在我头脑里的鲜活面孔以及再熟悉不过的生活状态,就很自然地展现在笔下。”

而今,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人口构成中占相当大比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陆庆龙说,《兄弟》作品原型是一群下水道建设和疏通者,“通过近距离接触,我发现他们不再是尴尬地站立在城市边缘的过客,而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是蓬勃向上、充满朝气正为未来打拼的一群人。他们之间是兄弟,他们也是我的兄弟。”

2016年以来,省美术馆曾以“劳动者之歌”为主题,连续3年举办馆藏版画、中国画和油画主题作品展。以版画为例,从上世纪60年代张树云的《海上战斗》、70年代徐匡的《主人》,到21世纪代大权的《建设者们》、陈超的《喜娃》……这些作品传统和现代共生,艺术家对构图和技法进行探索创新,使画面的形式美感更强、造型更丰富多样、题材内容不断拓展。

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告诉记者,艺术家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其艺术创作中劳动者形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以油画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新中国普通劳动者为主体形象的人物画逐渐出现,从表现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到从事生产劳作的工人、农民,画面洋溢着积极建设新中国的年代氛围。改革开放后,艺术家更以敏锐的艺术眼光捕捉身边劳动者的光彩瞬间。这为梳理劳动者形象在社会和国家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变化脉络,构建全面、丰富的时代面貌提供了线索。

 

折射赤诚情怀与时代变迁

历年来,江苏省以劳动者为主人公的影视佳作频现。

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常州广播电视台出品的电影《邓稼先》,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常州市影视家协会主席、影片《邓稼先》制片人沈爱华告诉记者,“两弹元勋”邓稼先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特殊的“劳动者”。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回到中国,几十年埋首沙漠默默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他的亲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邓稼先身上,集中地体现了赤诚的爱国情感、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甘于奉献和勇于创造的事业追求,这些优秀品质都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

《邓稼先》获得当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十六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2009年上映到现在,一直有很多观众写信给导演和制作方,很多大专院校联系要求观看,‘学习强国’app也把该片作为重点爱国影片推荐。邓稼先对祖国的热爱和真实的情感,让这部影片具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中,广大劳动者的命运与企业兴衰连在一起,为影视创作积累丰厚素材。1994年播出的电视剧《瞬息存亡》就是一部反映现代企业题材的电视剧,由当时的青年作家苏童、叶兆言策划,黄蓓佳编剧,江苏籍青年导演陈应歧执导。赵友亮和严晓频分别扮演一位讲原则又不失人情味的银行行长和一位不听话、有脾气又有强烈事业心的女厂长。

陈应歧告诉记者,《瞬息存亡》获得当年的江苏电视剧优秀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这部剧在全国各电视台播出,一些企业员工特别是女厂长、女经理看过后认为,剧中故事真实地反映了女企业家的酸甜苦辣。”《瞬息存亡》制作完成时,正赶上电视剧市场化起步,这部戏也是江苏最早走市场的主旋律电视剧之一,销售情况良好。

1998年前后,劳动者的命运又一次随着时代变迁,陈应歧将目光投向企业改制后的普通劳动者,执导20集电视连续剧《天若有情》。该剧讲述一位普通女工在困境中以惊人毅力和极大爱心不断寻找生活出路的故事,播出后再次引起轰动,获得当年的全国电视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

 

强化时代主题蕴藏生活热情

在所有文艺门类里,文学可以说是塑造劳动者形象最多、角度最丰富的一类。在文学大省江苏,艾煊的《碧螺春讯》系列、凤章的《山坞的早晨》等以散文表现劳动人民新生活;锦路的《红旗号轧钢机》、陆九如的《又是一个早晨》反映先进工人进行生产创新的感人事迹,赵本夫的《无土时代》刻画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农民形象……

在众多江苏作家中,已故作家陆文夫先生更是塑造了一批鲜明独特的工人形象。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光芒说,“陆文夫的早年创作大都以小人物、劳动者为描写对象,得到充分肯定,在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成名作《小巷深处》塑造了徐文霞这样一位旧社会下层妇女形象,她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学习生产技能,成为一位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获得了新生和尊严。

上世纪60年代初陆文夫的许多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下放到苏州机床厂的劳动生活。《葛师傅》《二遇周泰》《修车记》《棋高一着》《向师傅告别的晚上》等小说,塑造一批工艺娴熟、技术高超的工人形象,他们经历过苦难,对新社会的劳动生活充满着热情。像“工业题材”代表作《葛师傅》中,那位“总是戴一顶瓦灰色鸭舌帽”的葛增先,充满着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出的认真负责主人翁精神尤其打动人心。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江苏作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反映各行各业的劳动生活与社会变迁,不断强化平凡即伟大、劳动者最光荣这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主题。张光芒说,“当代许多江苏作家来自于平凡的劳动岗位一线生活,从中涌现了不少农民作家、警察作家、店员作家、教师作家等。里下河文学流派、苏北‘新乡土小说’等以其浓郁的劳动气息和乡土色彩引人瞩目。赵本夫的《卖驴》、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毕飞宇的《推拿》等更是以普通劳动人民为主人公的当代经典。”

岁月穿梭,时光荏苒,人们通过文艺作品中劳动者的喜怒哀乐感受时代气息,现实世界中劳动者的酸甜苦辣投射在这些鲜活的人物身上,人们在欣赏精彩故事的同时,更对劳动者心生敬意、经久难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局 江苏省全民阅读办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
备案号:苏ICP备10080896号-8  地址: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 邮编:210005 电话:025-84783597 传真:025-84783531 技术支持: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政策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