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雁 / 文 施向辉 / 摄)6 月 28 日,来自北方的实力作家孙惠芬老师携六部长篇力作亮相第九届江苏书展,与著名的评论家作家汪政、房伟对谈,开展了一场名为 " 在心灵的历史里寻找精神的高地——孙惠芬长篇小说创作谈 " 的 " 锵锵三人谈 "。
对谈过程中,孙惠芬在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说,童年在大家庭的经历、敏感压抑的内心催生了她的感受力,进而激发了自己写作的冲动,而心灵的、瞬间的历史是她所看重的 " 文学的历史 ",而基于迷惑、困顿等感受而对内心的探索形成了她所认可的小说的最高美学标准。
孙惠芬表示,敏感的人是放不下感受的,所谓的对 " 远方 " 追求其实是对 " 存在感 " 的渴望。虚妄的理想和目标无法让人获得真正的安详," 还乡 " 是获得真正安详的途径,超越由此产生。在孙惠芬看来,真正的 " 还乡 " 不是向外的寻找,而是向内的求索,它不是形而下的奋斗与成功,而是形而上的超越与解脱," 我的乡村人物,都是从乡村出走,很长一段时间写自己如何出走,很多年以后才写乡村人的还乡。" 而所谓对精神的高地的追求,实际上就是对还乡故事的书写。
著名文学评论家汪政对孙惠芬的文学创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孙惠芬是一位拥有巨大吞吐与消化能力的作家,此次长篇小说系列的结集出版一方面体现了其以写作为信念的勤奋状态,一方面展示了她在创作题材与写作手法上不断自我突破创新的气度。其在作品中对复杂人情关系的关注与洞悉是一位成熟、成功作家的标志。
汪政指出,孙惠芬的写作带有鲜明而浓郁的北方色彩,文学辨识度极高,而其对精神高度、内心家园的执着探索又远远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汪政强调,孙惠芬的写作,体现了中国式的女性主义," 不是从预设的形而上的概念,不是从我们现在的制度以及政治、性别预先思考女性,而是从现实、历史,从中国的当下出发。"
作为本次对话嘉宾主持人的房伟指出,孙惠芬以自己三十余年来扎实的创作,成功地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学地标,饱满、厚重形成了她独特的小说美学风格。
不少作家在打造虚构的乡土时往往过于偏重诗美地抒情与叙述,而有意无意地切断了作品与现实的关系,而在孙惠芬的以乡土为背景创作的作品中,人们会欣喜地发现她非常巧妙地处理了乡土抒情与现实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
据介绍,此次由作家出版社精心打造的 " 孙惠芬长篇小说系列 " 包括《歇马山庄》《上塘书》《吉宽的马车》《秉德女人》《后上塘书》《寻找张展》,是孙惠芬老师三十余年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的大结集。这套书不仅在装帧上进行了精心而富有意蕴的设计,还在作品细节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调整,增加了序言、创作谈的全新内容,为读者们揭示了作品内外的花絮,全面展现了孙老师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脉络,既有助于读者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也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可靠而系统的文本。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